專題
今年以來,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膠帶運輸隊以“四種經營理念”為核心,通過設備智能化改造與系統功能集成,實現精準投入和科學管控,顯著提升主煤流系統的安全性與運行效率,探索出一條投入與產出高效協同的創新路徑。

作為礦井原煤運輸的“主動脈”,膠帶運輸系統長期以來面臨點檢強度大、故障響應慢等挑戰。該隊以技術革新為突破口,成功在主斜電機安裝溫度和振動監測裝置,實現對設備狀態的實時感知與智能診斷。此舉不僅降低了人工點檢的頻率和強度,更將設備故障處理由“事后應對”轉變為“事前預警”,有效避免非計劃停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同時,該隊將順槽皮帶系統電機故障遠程復位功能接入主煤流運輸系統,實現了調度室“一鍵復位”開機。操作人員無需趕赴現場,極大縮短故障處理時間,系統開機率顯著提高。此外,通過將主斜及大巷皮帶張緊監測與預警功能集成至中央控制系統,實現了張緊力超限自動停車與實時報警,進一步保障設備穩定安全運行。

針對聯鎖停車響應慢導致的堆煤、灑煤等問題,該隊創新引入“一鍵停機”功能,并全面接入控制系統。出現異常時,系統可在瞬間完成全線停機,從根本上杜絕因響應延遲導致的機頭轉載點堆煤、灑煤,故障停機時間同比減少35%,系統綜合運行效率大幅提升。
在這些技術改造中,該隊始終堅持“用‘賺錢’思維去‘花錢’”的理念。盡管在傳感器采購、系統集成等方面有一定投入,但所帶來的開機率提升、故障時間減少和人力成本節約等綜合效益,遠超過初始投資。以遠程復位功能為例,單次故障處理時間從平均15分鐘縮短至5分鐘,年累計減少停機約100小時,間接創造經濟效益超千萬元。
目前,膠帶運輸隊已逐步構建起以數據驅動和智能控制為核心的現代化煤炭運輸體系。通過精準投入、系統優化與機制創新,真正將“四種經營理念”轉化為提升運營質量和實現長遠發展的強大動力,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