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孫班長,122103回風順槽遠程監控數據全部中斷,需查明三聯巷移變掉電情況,巷道閉墻放水點已全部自動關閉。”8月15日凌晨,井下排水工急促的匯報聲劃破了機電隊值班室的寂靜。班長劉艷龍盯著突然閃爍的警報界面,指尖在鍵盤上快速躍動:“各閉墻已通過電氣聯動閥門自動關閥,請有序恢復供電!”

這一幕正是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機電隊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用營銷思維抓生產”的生動寫照。面對井下10余條排水巷道的管理難題,這支隊伍將營銷思維融入生產創新,用“客戶需求導向”破解技術瓶頸,為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以前閉墻排水全靠人工,遇到突發情況斷電時跑都跑不過來。”運行二班排水工薛博聞回憶道。傳統排水系統依賴人工調節放水閥門,一旦停電,井下閉墻放水點水泵就會“罷工”,巷道積水風險如影隨形。
“井下壓風管路24小時有壓,這不正是現成的‘動力源’嗎?”在一次黨員攻關技術討論會上,技術員董文鈺盯著壓風系統參數突然拍案。這個靈感源自營銷思維中的“資源整合”——就像商家將現有資產再利用實現價值最大化,因此該隊將壓風管路0.7兆帕的穩定壓力變成控制閥門的新引擎。

說干就干!管路運行維護班連同電工班在閉墻放水點加裝氣動閥門,利用彈簧作為關閥動力源,壓風作為開閥動力源。更巧妙的是,從啟動器自帶36伏電源引接電磁閥,實現“有電自動開閥、斷電彈簧關閥”的智能切換。
“這就像給閉墻放水點安設了專人守護,靠譜!”技術員田凱豎起大拇指開心地說道。經過3個月調試,14個放水點全部完成改造。系統上線后,閉墻積水率100%可控,人員應急工作量銳減50%,年節約費用10余萬元。
“以前處理故障要1小時,現在2分鐘搞定!”運行一班班長霍星辰感嘆道。這套系統不僅讓壁墻放水量提升20%,更推動工作模式從被動搶險轉向主動預防,設備巡檢時間增加3倍。
如今,這張“智慧網”仍在延伸。該隊隊長張超指著監控屏上跳動的數據流說:“我們要讓每個設備都成為‘會賺錢的員工’,用營銷思維把生產環節變成價值創造鏈!”(何浩雙 劉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