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渭南市臨渭區閻村鎮三李村,只要提起蒲白礦業公司駐村工作隊,當地老百姓都會豎起大拇指:“駐村隊的兄弟倆,好樣的!”
2014年6月,礦業公司開始幫扶渭南市臨渭區閻村鎮三李村,在一輪接一輪駐村幫扶人員接力傳承下,三李村的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住房、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得以精準實施,農機合作社、榨油作坊、果蔬大棚、生物質項目等富民產業得以迅速推廣,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接力棒”交到王亞鵬、賀鵬遠“雙鵬”兄弟手中,他們踏著駐村幫扶前輩的腳步,一如既往的為三李村發展想辦法、揮汗水、付心血,在鄉村振興路上繼續譜寫蒲白人的奮斗之歌。

產業振興,蹚出“新路子”
今年46歲的王亞鵬是土生土長的渭南人。2021年5月,礦業公司為助力鄉村振興選拔駐村干部,難以割舍農村情懷的他積極報名。經組織層層篩選,他如愿當選為駐村工作隊的一員。
白天,王亞鵬忙著做好防返貧動態信息收集、房屋安全質量排查、鄉村振興項目考察等繁雜工作;晚上,他組織召開會議,梳理各項工作,查找問題不足,協調項目推進,王亞鵬把加快發展、富裕群眾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夜以繼日,躬耕不輟。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王亞鵬說。作為渭南市臨渭區西塬上的農作物大村,三李村主要經濟農作物為小麥和玉米,村附近還有大量的荒溝地,有豐富的草資源,適合發展養殖業。經過多次考察,王亞鵬幫助三李村發展起了奶山羊特色養殖業。同時,為增加脫貧群眾收入,王亞鵬又忙著和村“兩委”干部協調發展生物質二期項目,從購買粉碎機、裝載機、到簽訂收購原料合同,他都親力親為,沖鋒在一線。隨著奶山羊養殖產業、生物質二期、農機合作社、榨油作坊、果蔬大棚等鄉村振興重點項目落地見效,三李村也踏上了幸福路。

文明建設,挑起“重擔子”
“這里的百姓很淳樸,很積極,很勤勞,他們雖不善言辭,但從言語間無一不表露出對黨和政府的充分信任,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對鄉村振興的堅定決心……”同王亞鵬一起奮戰的還有97年的小兄弟賀鵬遠,作為曾經的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他充滿信心,斗志昂揚。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賀鵬遠一方面積極協助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認真落實預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要求,掌握群眾外出就業情況,摸排全村低保動態調整,另一方面認真做好黨建資料補差補缺,村級各項資料的錄入、歸檔及整理工作,提升鄉村振興軟實力。
破解基層工作難題,不僅需要干部與群眾之間實打實的別樣“親情”,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真正關心群眾所需。一年來,“雙鵬”兄弟入戶走訪2000多次,宣傳富民政策、落實疫情防控、幫助農民搶時耕種,為困難家庭兒童捐贈學習生活用品以及大力開展環境整治等,徹底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三李村人居環境。
此外,村里的退休教師、德高望重的老人,也被駐村隊聘為宣傳顧問。“發揮他們的教育教化作用,引導村民踐行村規民約,樹立新風正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這是賀鵬遠的想法。
蒲白礦業駐村工作隊就像一座橋梁,一頭連著村干部,一頭連著村民,如今的三李村在“雙鵬”兄弟的接力幫扶下,正在走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蔡成軍 張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