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王振軍對待安檢工作一絲不茍;也有人說,王振軍是出了名的“難纏人”,總之,大伙對王振軍的評價各不相同。2021年,王振軍榮獲澄合礦業有限公司安全先進工作者榮譽。他說,安檢員就是工人生命線上的“安全衛士”,像他這樣的安檢員還有很多,這份榮譽也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2019年8月,王振軍調入澄合礦業西卓煤礦安全監察部從事安檢員工作。為了盡快適應新環境,全面掌握安檢員理論與技能知識,王振軍通過各種途徑認真學習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生產作業組織、技術工藝、安全注意事項及隱患處置等多領域知識。萬事最怕有心人,只要肯努力,前面的道路總有驚喜等待著你。經過報名、考試、培訓等環節的層層篩選,王振軍正式成為了一名安檢員。用他的話來說:“活出自己,成全自己,才不負大好時光。”

冬去春來,四季更替。從加入安檢員隊伍的那一刻起,王振軍給自己定了一個奮斗目標:“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安檢員。”他說,班前會是領取任務的一個關鍵會議,從事安檢員這些年里,他每天都會按時參加班前會,并且領取自己的當班任務。“你可別小瞧班前會,這個會的關鍵在于區隊領導會對我們的工作任務進行逐項安排,明確工作任務,干起活來咱就有方向。”王振軍認真地講道。會上,王振軍會用紅筆將重點區域標上數字序列號,下井后就按照順序依次將這些區域仔細進行檢查,保證工作不漏面,不斷線,不盲點。
   班前會結束后,王振軍便換好入井服裝,佩戴好自身防護用品,快速向井口走去。他說,每天都會配合把罐工對入井人員的精神狀況和崗位證件佩戴的情況進行逐一檢查。都說王振軍的眼力好,遇到精神狀況不佳的“問題人”,他會及時把“問題人”揪出來,那種嚴厲勁,同事們看著都害怕。“上次,就遇到一個精神狀況不佳的“問題人”,被我現場揪了出來。我再三給他講道理,勸他不要入井,他不僅不聽,反而對我破口大罵。”王振軍說,像這樣的“問題人”,經他耐心細致地提醒、勸告、說服、警告后,這些“問題人”都能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如今這些問題人,都跟他成為了要好的朋友。“工作中誰能無過,關鍵是要看對待過錯的態度是否端正。”王振軍平靜地講道。
    對于王振軍來說,每天不在井底走一趟,他心里就覺得不踏實。正因為每天入井、每天檢查,這讓妻子經常抱怨道;“王振軍以礦為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西卓人。”妻子的抱怨,王振軍并沒有往心里去想。從工作面沿線的頂板狀況的檢查,再到通風排水設備、機電運輸設備的逐一檢查,王振軍沒有絲毫的麻痹大意。“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安檢員,細節很重要,一個點、一個環節都不能放過。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小隱患釀造大事故。”王振軍嚴肅地說道。
    王振軍處置“問題事”很果斷。對于交接班時存留的安全隱患,他下的股狠勁讓一旁的同事們自愧不如,從監督、落實、整改、匯報,整個一個工作流程井然有序,無任何環節丟失或者簡化。然而這一忙,王振軍經常錯過就餐時間,就連隨身攜帶的礦泉水,也來不及喝一口。王振軍說,“問題事”就是安全隱患,這些隱患不及時處理,就會形成大隱患,就跟水滴成河的道理一樣,與其趁早將這些隱患鏟除在萌芽狀態,也不能讓這些隱患成為導致安全大事故的根源。
    善于學習與總結的王振軍率先提出“嘴勤、眼勤、手勤、腿勤、耳勤、腦勤”的六勤口訣,讓同事們深受啟發。“有危險,停下來,處理完,再檢查,核實后,方可干”這是一名安檢員要遵循的工作原則。
“干一行,愛一行。”王振軍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把安檢工作當成歷練自我,成就自我的大舞臺。他把滿載的個人榮譽,化為精神的動力,猶如生命線上的一個“安全衛士”,用心守護著礦工們的安全。 ( 吳康凱 袁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