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提前2天完成TBM組裝調試,8月掘進204米,9月突破245米……”今年以來,彬長礦業孟村礦黨委緊扣“百名書記破百題 千名黨員奪紅旗”主題實踐活動,以TBM硬巖掘進機安裝使用為攻堅核心,用“黨建紅”引領掘進“加速度”,在破解技術難題、沖刺掘進目標的征程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四維發力:黨旗飄在攻堅最前沿
“航向標”精準導航——方案細到“一釘一鉚”。5月10日,在該礦綜掘二隊黨支部黨員大會上,黨員們圍繞“如何發揮黨員攻關小組在TBM掘進機安裝任務中闖關奪隘作用”展開熱烈討論,會議將TBM組裝、調試、掘進全流程拆解為20余項具體任務,每項任務都明確了“責任人+時間表+驗收標準”,小到一顆螺絲的安裝順序,大到刀盤的對接校準,都列得清清楚楚。“有了這份‘任務書’,我們干活心里有底、手上有勁!”黨員曹寶平說道。

“先鋒隊”沖鋒在前——小組分兵“各顯神通”。為確保安裝任務高效推進,該礦迅速組建攻堅小組,由黨員、技術骨干、班組長為核心力量,小組按業務分為“大件起吊組裝組”“電氣油路調試組”“掘進技術攻關組”,形成“黨員帶頭沖鋒、骨干協同作戰”的攻堅矩陣。6月下旬TBM大件運輸期間,黨員樊培雄帶領起吊組連續3天盯在現場,精準控制起吊角度,確保數十噸重的設備平穩就位,用汗水詮釋了黨員先鋒的擔當。
“責任鏈”環環相扣——階段攻堅“步步為營”。該礦將攻堅任務劃分為前期準備、組裝調試、正常掘進三個階段穩步推進,5月至6月19日,完成TBM組裝硐室掘進;6月20日至7月20日,黨員攻堅小組24小時輪班值守,攻克多項技術難題;8月起進入正常掘進階段,全力沖刺月度300米目標。“每個階段都有重點,每個環節都有人抓,這樣才能確保任務不跑偏、進度不落后。”該礦綜掘二隊隊長徐建防介紹道。
“動力源”持續賦能——技術創新“破解瓶頸”。針對TBM掘進中軌道運輸不方便、后巷回填效率低等難題,該礦攻關小組開啟“頭腦風暴”,深入現場調研、請教廠家專家、反復模擬試驗,成功研發“TBM軌道運輸設備”“后巷回填技術革新”等3項創新技術。其中“后巷回填技術”項目,通過加裝堅固耐用的跨越橋架,使回填效率提升數倍,人工需求減少20%以上,設備停機時間縮短70%,為掘進效率提升按下“快進鍵”。
碩果滿枝:黨建與生產“同頻共振”
降本增效“顯真章”,創新驅動“添活力”。攻堅活動開展以來,該礦黨員骨干帶頭攻克技術難題12項,優化作業流程3項,創新技術3項,累計節約成本約10萬元,TBM掘進月均效率較傳統工藝提高35%,安全管理規范化水平也邁上新臺階。
隊伍合力“聚成團”,攻堅氛圍“熱起來”。常態化組織開展“黨員帶徒”“技術比武”等活動,職工技能水平快速提升,班組掘進效率平均提高10%以上,“三違”率下降15%以上。“看著黨員們沖在前、干在先,我們也不甘落后,現在區隊里‘比學趕超’的氛圍特別濃!”職工趙鵬笑著說。

黨建生產“深融合”,示范效應“廣輻射”。該礦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搬到掘進一線、設備調試現場,把TBM攻堅任務變成黨建“實踐課堂”,通過現場教學、案例研討等形式,讓黨員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錘煉黨性、提升能力。同時,總結提煉“黨建+項目攻堅”經驗做法,在全礦范圍內推廣“黨員責任區”“示范崗”創建模式,帶動其他區隊在智能化掘進、質量標準化等方面形成“比學趕超”態勢,有效推動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啃下更多‘硬骨頭’,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掘進力量!”該礦綜掘二隊黨支部書記焦軍鎖說道。(蘭海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