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北礦業公司深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聚焦“凝聚合力、激發活力、改革重組、突圍壯大”四大核心任務,全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生產經營保持強勁發展態勢。

“賺錢”思維驅動資源突圍
“用‘賺錢’思維去花錢,就是搶占高質量發展制高點,就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投資。”基于這一認識,陜北礦業公司依托陜煤集團“北上中擴西進”戰略決策,將“賺錢”思維深度融入資源獲取,多維度尋求“突圍壯大”。
陜北礦業公司主要領導帶隊調研寧夏、內蒙等地,摸清寧夏5個礦區煤炭、煤層氣等擬掛牌及意向礦業權信息,獲得鄂爾多斯6個礦區18處擬掛牌煤炭權情況,掌握省內6個礦區12個未開發礦業權現狀。公司重點關注中雞一號、二號、蘆河、蘆殿及小壕兔等項目動態,擬適時參與競標推進項目落地。其中,小壕兔一、三號項目已納入區市重點。
陜北礦業公司密切跟進部省合作“榆鄂煤水研究”項目,全力推動小壕兔煤礦納入優先開發序列。開展專題研究,力爭將小壕兔煤礦從“暫緩開發”調整為新建/示范礦井。神府北區規劃環評獲批,韓家灣核增產能項目環評加速辦理。
“賺錢”思維賦能產業升級
陜北礦業公司突破傳統降本增效思維,用顯微鏡看成本、望遠鏡謀效益,每筆支出須經三重審視:能否換取更安全環境、更優成本結構、更高服務效能?精準核算“經濟成本賬”“安全風險賬”“長遠價值賬”。

龍華礦業公司的農光互補項目展現戰略遠見:6億元投向200兆瓦光伏矩陣,板下空間發展“光伏+種植+養殖”立體農業,年發電2.6億度的同時,增收7077萬元。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其70.7億元投資布局的煤化工項目——50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及6萬噸三聚氰胺項目,使煤炭從燃料轉化為高端化工原料,年增利潤總額1.31億元。
省下的就是賺到的。龍華礦業公司在設備采購上堅持“成熟機型優先”原則,其液壓支架選型流程已成煤炭行業范例:調研榆林周邊數十家礦井使用效果→鎖定最優機型→按市場價80%底線談判。
“賺錢”思維引領價值創造
1至6月份,陜北礦業公司商品煤成本較計劃節約23.52元;“十項”費用支出同比下降7.47%。認真落實“協同增效年”22項具體任務,上半年內部協作額達9000萬元。

陜北礦業公司有序推動“三定”改革,本部機構和中層職數分別精簡19%和33%,并完成441項制度的系統梳理,建立起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系。韓家灣煤炭公司實施煤矸石分裝分運系統改造,塊煤率提升至33.7%,按噸煤價差207元計算,月均增收1540萬元。
陜北礦業公司投入7760萬元實施14項生態修復工程,完成率已達50%。完成韓家灣供水網改造等工程,疏干水綜合利用量較同期增幅100%;建設龍華清污分流和引黃系統,年省水費400萬元。完成“生態賦綠”工程4項,新增林地約920畝,種植苗木4.5萬株,生態效益顯著。(黃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