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煤澄合合陽公司牢固樹立“創新是企業最大的紅利”理念,以促進礦井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為出發點,完善創新工作機制,加大專業型技能型人才培養,鼓勵技術人員開展生產工藝改革創新、管理創新,向創新求發展,向創新求效益,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公司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以科技創新帶動安全效益和經營效益雙豐收。
完善管理機制 為科技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該公司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健全和完善科技創新工作管理制度,從體系建設、責任落實、項目推進、工作成效等方面細化管理、量化考核,進一步規范科技創新工作管理;每月召開科技創新工作例會,對月度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和通報考核,每半年召開一次科技創新工作專題會,分別對上半年工作進行總結,對下半年工作進行安排,全面做好科技創新工作的謀劃和部署。

該公司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工作考核機制,全面執行科技創新目標責任考核制度,把“科研項目、技術攻關項目進展情況;專利、論文等約定知識產權的上報情況;全員創新項目上報情況”等納入中層管理人員月度考核中,確??萍紕撔鹿ぷ髋c生產經營活動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每月在中層管理人員考核中,生產技術部將科技創新管理貢獻率按照占比30%對直接責任人進行打分,注重獎懲激勵,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工作考核引領導向作用,提高全員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注重科技成果轉化 提高科技增收效能
“我們要全面做好輔助運輸系統優化研究,大力實施綜采工作面安裝、回撤等先進工藝和裝備技術,解決安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和管理難題,提升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該公司總經理陳光林多次在安全辦公會上強調。

該公司緊密結合礦井地質稟賦特性,大力開展“三軟煤層”孤島工作面礦壓規律及回采巷圍巖控制、“三軟煤層”切頂卸壓技術、快速掘進技術、遠距離供電供液技術、復雜地質條件巷道支護優化等技術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中,礦井孤島工作面的切頂泄壓和圍巖應力測定及巷道圍巖技術加固等方面技術研究,為孤島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實現了孤島工作面高效開采;精準實施回轉鉆機定向化升級改造,單孔鉆進突破300米,大大提高礦井水害治理的效率及精準度,解決了工作面快速掘進與超前探放水相互制約的技術瓶頸。
“下一步,我們將以‘智能礦井’建設、災害治理‘一超三治三提升’、巷道系統‘三優兩提高’、煤礦專用智能裝備、節能環保及安全保障體系為重點方向進行科研攻關,著力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該公司總工程師周文凱介紹。
厚植沃土聚英才 匯聚發展新動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該公司堅持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全面聯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探索校企合作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和協同創新機制,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了“互利互惠,謀求共贏,相互支撐,攜手發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自2018年起,該公司依托于科研項目培養研究生1人,專業鉆機操作技術工6人,鉆探專業技術人員2人,填補了公司在鉆探技術人才方面的崗位空白;累計為西安科技大學20余名大學生提供實習平臺,其中10余人留礦就職。
該公司還進一步加大全員創新獎勵力度,每月對基層上報的創新項目進行一次評選獎勵;對于論文、專著等發表于一般期刊的每篇獎勵1000元,發表于核心期刊的每篇獎勵2000元;發明專利每項獎勵2000元,新型實用專利每項獎勵1000元。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全員創新項目累計申報18項,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1項,“主通風機電機外置散熱裝置通過加裝電機進風口外置散熱裝置”項目被評為澄合礦業公司職工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人人想創新、人人能創新、人人在創新”的濃厚氛圍。(于珍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