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更是推動效率變革、質量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方法。今年以來,澄合礦業董東煤業公司以創新發展為引領,以“科技保安、技術降本、技術提效”為原則,催生出一大批實用的創新成果,有效解決了制約中心工作的一系列技術難題,全面激發礦井發展內生動力。
過濾“分身” 讓“1大于3”
近日,環保后勤部創客曹張明自行設計和焊接了吸水管道過濾裝置,作為吸水過濾龍頭的“分身”,降低了勞動強度,杜絕了安全隱患,提高了過濾效率,延長了主排水泵使用壽命,產生了“1大于3”的效果。

井下主排水系統由水泵、吸水管道和吸水過濾龍頭等組成,吸水過濾龍頭作為系統的過濾裝置,需要及時清理吸附的雜質,否則會降低水泵排水效率。吸水過濾龍頭安裝在吸水管路下端,距離泵房地面4米左右,由于始終淹沒在水中,每次清理都需要3人徒手操作,加上在吸水井里作業,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曹張明研究過濾“分身”的設計思路,是讓主過濾系統離開吸水井水面。首先,將原有過濾龍頭孔徑擴大2倍,為輔過濾器,用于過濾雜質占比較小的粗雜質。其次,在離開水面的吸水管路水平位置加裝過濾器“分身”,作為主過濾器,過濾雜質中占比最大的細雜質,兩臺過濾裝置同時工作。
“原先3人4個小時完成的清理工作,現在1人3分鐘就能輕松搞定,省人不說,雜質清理更干凈,排水效率更高。”環保后勤部部長邊志國表示,目前已對4臺過濾龍頭完成加裝改造,運行狀況良好,創造經濟效益1.5萬元。
“小裝置”讓橋轉連接更穩固
“自從有了這個小裝置,不僅橋轉連接更牢固了,而且操作也更簡便、便捷,原煤運輸系統的安全性也更高了?!痹赥C12條帶開采工作面,綜采隊隊長張忍均和技術人員師鵬飛設計了橋轉中部槽支撐架裝置,使得設備運轉更加穩定有序。

綜采隊作為采煤戰線的“王牌軍”,承擔著全礦原煤生產重任。針對任務重、檢修緊張這一現狀,如何快速高效完成檢修計劃是提高原煤產量的關鍵所在。為破解瓶頸問題,補齊短板,在“六增六降兩創收”的目標下,綜采隊創客開動腦筋,技改了一種橋轉中部槽支撐裝置,解決了遇到的生產難題。
該裝置共分底座、連接油缸和連接板三部分。在運行過程中,只需將護幫板油缸伸出,使底部鋼板緊貼至地面。橋轉在推移前,將護幫板油缸收回,使其脫離地面,即可完成正常推移橋轉。因結構簡單,耗材少,制作成本低,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目前,該裝置已在綜采工作面、條帶開采工作面全面實施應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回路改造讓絞車“電力十足”
主副井提升系統是礦井安全生產的“咽喉”,肩負著原煤、物料、上下人員的提升任務,在運行過程中,主電機散熱風機啟、停裝置往往需要人為去配電室進行操作,且回路沒有串接保護,長時間會造成上級開關跳閘,嚴重影響絞車其它回路正常運行。

“如果能制作一個裝置,將開關串聯起來,問題就解決了?!薄霸撊绾沃谱髂??”機電隊技術能手惠俊杰在檢查中發現這個問題時,便琢磨著如何對開關柜控制回路進行“手術”。
經過認真研究、討論分析,惠俊杰與隊干們終于商定了一套可行性改造方案,首先對兩個散熱風機采用獨立電源,分別在主回路上依次安裝空氣開關、接觸器、熱過載繼電器,其次將交流接觸線圈與繼電器、啟動按鈕、停止按鈕串聯起來,啟、停時則通過按鈕遠程控制。另外對控制回路單獨取了AC220V交流電源,即使在散熱風機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絞車的正常運轉。
“改造后的控制回路,不僅減少了跳閘次數,節約了大量的維修費用,還降低了生產誤時?!闭勂疬@項創新,機電隊隊長李景武神采飛揚地說道。(郭正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