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合礦業董礦分公司: 以工藝革新重構降本增效底層邏輯
在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災害治理壓力加劇等多重挑戰下,澄合礦業董礦分公司生產技術部以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為指導,針對因傳統支護工藝效率低、支護成本居高不下、瓦斯治理周期長制約采掘接續等技術瓶頸導致的企業生產成本高企這一問題,通過技術革新與精細管理,探索降本增效與資源優化路徑,重構降本增效底層邏輯,為企業注入持續發展動力。

面對構造帶圍巖變形控制難、傳統復合支護返修率高的痛點,生產技術部以“全錨索支護”為核心突破口,通過“三階戰術”實現工藝質的飛躍。第一階,精準找出傳統工藝的短板。對比錨網索+棚架復合工藝后發現,該工藝存在工序繁瑣冗余、材料耗損量大、需要反復維修三大短板,不僅增加成本,還影響施工效率;第二階,顛覆性簡化支護流程。采用高強度錨索替代原復合結構,取消錨桿支護與棚架支撐環節,將支護單元簡化為“鉆孔→錨固→張拉”的單流程。這樣一來,不僅減少了施工步驟,還降低了因多工序帶來的誤差和損耗。第三階,基于地質構造帶應力分布模型,優化關鍵參數。為強化支護密度,錨索間排距從原來的1.6×1m優化為0.8×1m,同時配合M鋼帶進行聯合支護。這一調整有效抑制了圍巖變形量,減少了后期的維修和投入。

實施“全錨索支護”工藝后,巷道成型合格率提升至98.2%,單循環支護時間壓縮20%,巷道圍巖變形量減少72%,返修率降至5%以下;通過取消錨桿、工字鋼棚等冗余支護材料,年度節約成本310萬元;作業流程簡化后,登高、搬運等高危動作頻次減少53%,實現頂板安全“零事故”。
“支護工藝革新直擊企業安全高效發展的痛點,全錨索支護實現巷道‘一次成巷不返修’,堪稱技術力轉化為生產力、以技術革新換取降本增效的實踐典范。它所帶來的,不僅是效率效益的提升,更是踐行技術興安的生動實踐?!保▌⒑綇?吳廣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