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韓城礦業王峰煤礦聚焦職工素質提升與人才梯隊建設,以“精準培養、靶向賦能、暖心留人”為主線,創新培訓模式、豐富培養載體、優化成長環境,著力打造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隊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人才活水”。

精準培訓,從“漫灌”到“滴灌”
針對新職工技能基礎不一、學歷差異較大的情況,該礦通過分析近三年新員工的年齡和學歷結構,廣泛征集崗位需求,建立了分層、分專業、分階梯的培訓課程“菜單庫”,并組織中干組成“講師團”開展點對點教學,面對面傳授技術與經驗,實現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有效幫助職工掌握操作規程與安全規范。
職工耿路坦言:“現在‘會一門、精兩門、懂三門’在礦區已不新鮮,每位老師都傾囊相授,讓我們受益匪淺。”
實戰練兵,從“紙上”到“手上”
該礦以實戰化培訓推動技術落地,機電新工孫浪的成長就是一個生動案例。剛入職時,他雖理論扎實,能夠熟背設備原理與規程,卻實操屢屢“卡殼”,下井排查帶式輸送機故障,能說出保護裝置傳感器種類,卻分不清安裝位置。針對新工存在的“理論強、實操弱”共性問題,機電動力部定制“三階突破計劃”,結合3D仿真訓練、案例復盤和師徒實地操作,系統提升青年職工技術應用能力。新工孫浪的經歷正是典型代表,通過一個月系統培訓,他已從僅懂理論到能獨立完成關鍵設備檢修任務,實現了從“紙上談兵”到“實戰能手”的轉變。

暖心關愛:從“留住”到“扎根”
該礦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不斷對關懷措施進行細化,組織迎新會、座談會、“入職第一課”幫助新入職大學生找準定位,領導班子成員也定期下區隊、進宿舍談心解難,并不斷完善籃球、乒乓球等體育場地,推行“兩堂一舍”標準化管理模式,讓職工感受“家的溫暖”,并按照差異化薪酬制度,提高表現優秀的新工薪酬,讓青年人才“留得住、有盼頭”。
從“定制培養”到“問需課堂”,從“實戰賦能”到“暖心留人”,王峰煤礦以系統化、精準化、人性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激活了人才“一池春水”。如今,一支學習型、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隊伍正茁壯成長,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申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