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磚一瓦,構筑青年成長堅實堡壘;一筆一畫,寫就青年奮進精彩華章;一心一力,匯聚青年磅礴力量。在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浪潮中,澄合礦業合陽公司以“1332”團建體系,精準解鎖新時代煤礦青年成長密碼,推動青年隊伍從“生力軍”向“主力軍”加速蛻變。
從“新手”到“能手”的躍遷

組建“夢桃青年突擊隊”,堅持踐行“高標準、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搶困難、送方便,不讓一個伙伴掉隊”的“夢桃精神”,大力開展“師帶徒”“黨員星級幫帶”等活動,由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手把手傳授實操技巧,黨員先鋒以“星級標準”精準對接青年短板。近三年來,先后培養出支架工、采煤機司機、電鉗工、端頭支護工等36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始終將創新作為驅動發展的核心引擎,引導青年職工圍繞生產效率提升、成本優化、安全保障等關鍵領域自主攻關,完成創新項目14項,累計創造效益2080萬元。
從“旁觀”到“參與”的轉變

“從前,我是志愿服務的‘旁觀者’,看著別人忙前忙后,總覺得和自己沒什么關系;現在成了‘參與者’,才明白這份工作的意義,職工們的一聲謝謝、一個笑臉,都是我堅持的動力。”服務時長達6015小時的機運隊青年志愿者張蔚豪分享志愿心得時說到。
該公司以“專兼結合、基層傾斜”為目標,打造有組織、有活力的青年志愿隊伍。通過“團支部推薦+個人自薦”雙渠道,篩選有熱心的青年職工、有技術的專業人才、有文化的高校畢業生分類組隊,建立“志愿服務檔案”,記錄服務時長、內容與成效,同步將志愿服務納入青年職工“評優評先”指標,讓志愿者“政治有名分、組織有身份、付出有認可”。目前,已有187名青年加入志愿服務團隊,先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7場。
從“技藝”到“匠心”的傳承

“皮帶硫化時,初始溫度達到100℃,壓力達到1兆帕;二次溫度達到145℃,壓力達到1.6-1.8兆帕之間,恒溫45分鐘……”選運隊副隊長張帥正在硫化皮帶現場為新工李世豪講解硫化皮帶注意事項。
該公司通過深化“黨員導師制”,挑選經驗豐富的黨員骨干與技術能手擔任導師,不僅傳授業務技能技術,更將“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內核融入日常教學與實踐指導中。通過“傳幫帶”模式,新入職青年員工崗位技能達標比例從35%躍升至82%。近年來,“‘11811’經營管理模式”獲得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行業級)”三等獎、“礦井余熱利用綜合項目”獲得2023年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項目三等獎,并取得綜采工作面快速回撤支架和采掘支護結構專利。(李婧 張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