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人才跟得上,新質生產力才能成為有源之水。近年來,小保當礦業公司積極用好人才這個“關鍵變量”,以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目標,堅持精準施策、內培外引,打好“引、育、用、留”人才發展“組合拳”,一支結構優、素質高的人才隊伍正加速集結,釋放出興企強企的磅礴力量。

廣開進賢之路,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為不斷加強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該公司創新人才培育和引進模式,通過公開競聘、校招、社招等方式,不斷優化員工隊伍結構。
高技能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力量。該公司統籌兼顧長期發展和當期需求,通過院校現場招聘煤礦主體專業技能人才,保證人才接替有序有力,社會公開招聘補充緊缺技能人才,解決現實關鍵人才稀缺問題。一批批技能人才的加入,為公司人才隊伍增添了新鮮血液、注入了新生力量。
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采用公開競聘與組織選拔相結合的模式,按照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不斷完善各類崗位公開選聘制度,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2023年以來,25人通過公開競聘高級業務主管和崗位工程師,獲得了職級提升,人才隊伍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厚植成長沃土,建強人才培養“孵化器”
選“好苗”,還要育“優苗”。為了鍛造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后備軍”,該公司重點構建人才培養頭雁、護航、領軍、強基“四項工程”,實施“114”“211”人才培養模式。
創辦中高層管理人員領導力提升班和陜煤思創小保當專題培訓班,不斷提升中高層管理人員履職能力;開設“學思大講堂”、特色課堂,評選優秀學員,促進基層管理人員、班組長素質提升;開展技能競賽、技術比武,為員工搭建展示平臺;開展員工職業能力等級評定工作……一系列有針對性、個性化的人才培養工作舉措,讓人才“一汪清泉”競相涌流。
截至目前,該公司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人獲得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7人被評為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27人在全國煤炭技能大賽中獲獎,員工素質穩步提升,人才競爭力不斷增強。

創優人才生態,營造拴心留人“好環境”
要想“栽下梧桐引來鳳凰”,必須不斷完善政策保障機制,有“硬核”的人才政策,方能真正實現“引進來,留得住”。
該公司出臺《中層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管理辦法》《高級業務主管(崗位工程師)崗位職級設置與管理辦法》《公開競聘管理辦法》《薪酬管理辦法》等支撐性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涵蓋管理、專業、操作三大序列的選拔、激勵和考核約束制度體系,人才工作機制更加完善。
建立“398”崗位職級體系,打破人才互通壁壘,實現三項人員職業發展通道縱橫雙向互通。構建差異化薪酬分配體系,員工收入向“生產一線、關鍵崗位”傾斜,一二三線人員收入比例達到3:2:1。
同時,該公司創新綜合考核機制,嚴格落實干部日常考核+績效考核+半年述職考評+年度述職考評的“四位一體”干部考核體系,讓數據和實績“多說話”。完善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加強考核結果運用,著力解決管理干部“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形成“員工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減”的三能機制。
下一步,該公司將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用心用情用力描繪“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人才強企新圖景。(李鵬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