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今年以來,陜煤蒲白礦業公司貫徹落實集團“協同增效年”工作部署,以“四種經營理念”為之鑰,對內苦練內功,持續降本增效,對外積極拓展新項目,做精做優外部承運項目,不斷為非煤產業“強筋健脈”,駛進了一條提速發展的“高速路”。
電力產業提質增效

電力是蒲白非煤板塊的主導產業,近年來熱電公司先后“吃廢吐金”建成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向光而行”建成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為蒲白產業多元化發展新增多個“陽光銀行”。
今年以來,面對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25%的棄光率,該公司以“賺錢思維”直擊痛點,深入分析問題癥結,以224萬元完成穩控裝置采購與安裝,剔除天氣因素后,線路承載力可達到95%,日均發電量增加10萬度,項目增盈能力進一步提升。
“設備利用率的提升每年可減少標準煤消耗8200噸,減排二氧化碳2.1萬噸,為‘雙碳’目標做出貢獻。”該公司總工程師李超直言此次項目改造的附加效益。
同時,該公司深化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理念,汽輪機改造項目投入350萬元,改造后每日減虧2.8萬元,一個供暖季即可收回全部投資。面對老舊PLC系統的“卡脖子”難題,實施DCS自主改造,每年節省維護成本2萬元,精簡2名運行人員,技術改造項目“含金量”持續攀升。
內部協作精益服務

“礦上缺啥技能,咱就開啥班。”蒲白技校培訓科科長舒海飛指著墻上的需求清單說道。
今年以來,該校深入貫徹用“乙方”思維做“甲方”理念,站在“甲方”視角審視各礦技能培訓工作,通過深入各礦調研,精準對接甲方需求,開展“訂單式”培訓,確保每一期課程都緊跟發展形勢,緊貼企業需求,讓每一名學員都能學到真本領,用在崗位上。上半年該校培訓人數達13569人次,同比增長33.22%;學員技能考核通過率同比提升15%,用人單位的滿意度達98%。
這樣深化應用“四種經營理念”,實現精益服務的例子還有很多。煤化運營公司投入2000元成本制作的橡膠球,解決了篩板末精煤淤堵問題;建莊礦業花費7.8萬元改造太陽能系統,一個供暖季直接省下了333.6萬元;鐵運公司職工自己動手,將原有的立式壓力機改造成臥式壓力機,設備這一“躺”就為公司直接省下了十幾萬元……
該公司綜合部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公司要求各非煤單位對業務流程進行再梳理再優化,鼓勵職工崗位創新、流程再造,目的就是通過精進工藝流程、提升工作質效,將“四種經營理念”實實在在嵌入生產經營各環節。
外拓戰場增收創利

今年以來,蒲白各非煤單位深化運用“四種經營理念”,充分挖掘潛能,積極外拓市場,取得顯著效果。
配售電公司充分發揮電力承裝四級資質、承修承試三級資質和實踐優勢,組建預試專業隊伍,對大唐蒲城橋陵農光互補發電項目110kV跨線路提供技術服務,同時積極推進白水晶能50MW光伏運維項目可行性論證。
實業公司對外服務涉及后勤服務、物業管理、安保等多個領域,經營管理難度較大,該公司以“四制”工作法為抓手,深化用好“5212”管理法,搭建了涵蓋公司、部門、項目部、班組和崗位的五級工作清單,形成計劃、執行、考核、整改閉環管理,通過可視化式的動態跟蹤,對外服務項目質效大幅提升。
鐵運公司圍繞“煤炭運輸主業、鐵路相關行業、跨界開拓專業”三條線積極做強存量、做大增量,成功與長安益陽電廠、陜煤石門電廠、中能袁大灘煤礦續簽合同,與長安益陽電廠、陜煤石門電廠達成機車租賃合作,并就石門三期鐵路運維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秦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