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V山的晨曦穿透薄霧,當井下的燈光照亮巷道,有這樣一群人,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言,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他們把青春獻給煤層,把牽掛藏進心底,更把愛情的模樣,刻在了各自堅守的崗位上。他們是韓城礦業(yè)下峪口礦的普通職工,更是彼此生命里最堅實的依靠,用日復一日的并肩、年復一年的體諒,把責任與愛,釀成了礦山深處最暖的煙火。
張拴黨是抽采區(qū)的區(qū)隊長,在礦山的晨光還未完全驅散夜色時,他已早早到礦,準備參加每日班前會召開前的協(xié)調會——這是他多年雷打不動的習慣。當天不下井,他更會堅守到深夜十一點,直到最后一班職工開完班前會、安全入井,才肯卸下一天的疲憊休息。
作為典型的“雙突礦井”,下峪口礦在瓦斯治理上始終不敢有絲毫松懈,而抽采區(qū)正是守護礦山安全的關鍵一環(huán),肩負著將瓦斯安全抽采轉移、實現(xiàn)綜合利用的重任。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張栓黨扛在肩上,也刻進了日復一日的堅守里。
他的妻子王海萍,是礦離退休管理中心的職工,日常負責養(yǎng)老統(tǒng)籌、工傷撫恤等細致又繁瑣的工作。到今年十月,這對礦山夫妻便要迎來結婚二十周年的紀念日,二十年的歲月里,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也用默契與體諒撐起了一個家。
當筆者問及今年七夕打算如何過時,王海萍忍不住笑著說:“他二十幾歲就一頭扎進礦上,心里裝的全是井下的設備、身邊的兄弟,哪有什么浪漫細胞!”話語里帶著幾分嗔怪,眼底卻滿是理解。
而張拴黨提起妻子,滿是愧疚與心疼:“這么多年,我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家里的大小事全靠她操心。她自己也要上班,要顧工作還要顧家,比我辛苦多了。”簡單的一句話,道盡了對妻子二十載付出的感恩。
王博與陳佩是礦上人人稱贊的模范夫妻。作為土生土長的“礦二代”,王博早已將對礦井的熱愛與對安全的堅守刻進骨子里。在機電動力部任職的他肩負重任,供電供水、運輸調度、設備儀器維護等大小事務,都要他悉心統(tǒng)籌。妻子陳佩則是礦檔案室的管理員,五年如一日的深耕,讓她對礦井各類檔案信息爛熟于心。

“他啊,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不是在接電話,就是在打電話。”面對筆者,陳佩帶著幾分無奈,笑著“吐槽”起丈夫王博。
結婚11年來,這對礦山夫妻始終互敬互愛、彼此支撐。工作上,他們是并肩前行的戰(zhàn)友,各自在崗位上盡責,也常為對方的工作鼓勁;生活里,他們是彼此的依靠,總能體諒對方的忙碌與不易。心中既裝著礦井這個“大家”的安全生產(chǎn),也用心呵護著自己的小家,日子過得踏實又溫暖。憑借這份對事業(yè)的堅守與對家庭的用心,他們多次榮獲公司及礦級“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成為礦上人人稱贊的榜樣。
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兒子王赫軒也主動加入礦井安全宣傳的行列,多次積極參與礦上組織的父親節(jié)、中秋節(jié)“囑安全”主題活動,用行動傳承這份責任。
作為機電區(qū)外線電工,丁立軍肩上扛著礦區(qū)地面所有架空高、低壓電纜線路的維護與檢修重任。多年來,無論酷暑寒冬、白天黑夜,只要故障警報響起,他總能第一時間背起工具包,步履匆匆奔赴現(xiàn)場,用速度與專業(yè)守護礦區(qū)供電“生命線”。同為機電區(qū)職工的妻子倪艷榮,工作也從不含糊,井下生產(chǎn)用水、職工浴池供水,還有水泵設備的安全運轉巡查從未出過差錯。
工作里的彼此牽掛,生活中的相互陪伴,早已成了這對礦山夫妻的日常。倪艷榮最放不下的,是丈夫的登高作業(yè),“他每次爬電桿,我這心就跟著懸到嗓子眼。有時休班在家坐不住,干脆去現(xiàn)場遠遠盯著,看著他平安下來,心里才踏實。”這份藏在心里的擔憂,是她對丈夫最真切的關懷。而丁立軍的浪漫,是每天礦區(qū)門口的等候。下班后,他總會騎著擦得锃亮的摩托車,準時出現(xiàn)在門口。“又來接媳婦啦!”面對工友的打趣,他笑著點頭,等倪艷榮一上車,兩人便奔向那個滿是煙火氣的小家。

要是遇上誰因搶修、巡查耽誤了回家吃飯,另一人就會把做好的熱飯菜送到崗位上。沒有餐桌,礦區(qū)的石板、設備旁的臺階就是“臨時餐桌”。兩人在一起,就著飯菜的香氣說幾句玩笑話,一天的疲憊、忙碌便煙消云散。
他們從未說過轟轟烈烈的誓言,卻把“責任”與“愛”融進了日復一日的堅守里,更用自己的故事,給年輕職工上了生動的一課——關于愛情,關于責任,關于在平凡崗位上把日子過好的力量。
巷修隊黨支部書記劉文彬剛升井,臉上還沾著煤灰,手機里就傳來妻子郝茜的消息,“今天能回家嗎,女兒都想你了。”
這樣的對話早已是這對“90后”夫妻的常態(tài),劉文彬把礦當成了第二個家,同為礦上財務部科員的郝茜,在無奈與體諒的拉扯里,一邊打理著礦上的“錢袋子”,一邊撐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劉文彬的時間幾乎都給了礦上,巷道維修、安全培訓、隱患排查,各項工作都離不開他。郝茜辦公桌上堆著厚厚的憑證以及需要逐筆核對、反復校驗賬目,同樣讓她忙得連軸轉。哪怕夫妻兩人都在礦上工作,時常也只能在午飯時匆匆見一面。

雖然心里對丈夫顧礦不顧家有些許“不滿”,郝茜總會在看到劉文彬的模樣時悄悄軟化。每次劉文彬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身上帶著洗不掉的煤塵味,手上還有被工具磨出的老繭,她嘴上會抱怨“你還知道回來”,轉身卻會把熱好的飯菜端上桌。
讓郝茜記在心里的,還有丈夫那份藏在實在里的溫柔。從2020年七夕節(jié)領證那天起,劉文彬就把工資全部交給她,“家里的開銷,都得你操心,錢放你那兒我放心。”郝茜常跟同事調侃“他這人嘴笨,不會說‘我愛你’,但把工資一分不少交給我,讓我管著家里的‘小賬本’,就是他做得最大的浪漫。”(劉偉 衛(wèi)寶娜 吳亞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