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降本增效成果顯著……在煤炭市場持續承壓、行業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原煤產量完成計劃的103.3%,營業收入22.08億元,盈利7.59億元……翻開黃陵礦業一號煤礦2025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格外引人注目。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是該礦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更是黨建“紅色引擎”持續發力,為礦井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的證明。
今年以來,該礦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全力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互融互進、雙融共促、同頻共振,將黨建工作的“軟實力”轉化為礦井發展的“硬支撐”,推動礦井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高歌猛進。

把穩航向,筑牢發展“定盤星”
該礦黨委把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作為工作的“先手棋”,以“思想引領+決策把關”雙輪驅動,為礦井高質量發展定向領航。
該礦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專題研討等形式,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般滋潤每一位干部的心田。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全面系統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營造廉潔為民、高效服務的良好氛圍。上半年,組織中心組學習13次,開展專題研討交流5次,撰寫理論文章18篇,開展警示教育12次。
決策把關,錨定方向。該礦黨委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凡涉及安全生產、項目建設、大額資金使用、干部調整等重大事項,必須經黨委會集體研究、科學決策,堅持把政治功能內嵌到礦井的各個方面,不斷強化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確保礦井健康穩定發展不偏航、不走樣。上半年召開黨委會6次,前置研究討論“三重一大”事項18項,筑牢了礦井健康穩定發展“壓艙石”。
建強堡壘,激活基層“動力源”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今年以來,一號煤礦以創建“五型機關”為契機,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讓黨支部成為攻堅克難的“橋頭堡”,為礦井安全平穩發展筑牢組織根基。
為進一步提高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水平,該礦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性地開展黨支部“一幫一”結對共建活動,機關黨支部與區隊黨支部“喜結良緣”,在組織建設、黨員教育管理、黨建與業務融合等方面互幫互助,推動各黨支部之間互促常態化、資源共享最優化、黨建提質標準化,促進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工作向縱深推進,更好地服務礦井安全平穩發展。
“機修車間黨支部圍繞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陣地建設、資料臺賬、融入中心等方面‘一幫一’結對幫扶規范指導,運用‘清單化’工作思維,推動我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做到了‘學、做’同頻,‘知、行’同向,‘職、責’同心,‘領、促’同步。”該礦生產供應黨支部書記劉喆感慨道。

靶向發力,釋放發展“強動能”
一號煤礦貫徹落實黨建融入中心理念,持續深化“黨建+3+X”模式,讓黨組織和黨員在生產經營主戰場“挑大梁、當先鋒”。通過“黨員安全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綜采一隊黨支部17名黨員帶頭攻克1014綜采工作面初采期間煤層較薄,煤層上方偽頂、工作面皮帶跑偏等困難,首月生產原煤32.8萬噸,創建礦以來的最好紀錄;掘進三隊黨支部聚焦智能升級與效率提升,黨員技術骨干牽頭攻關快掘裝備性能優化,推動掘進平均單進水平突破600米/月;選煤廠黨支部堅持以質量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加強“三品”建設,精煤發熱量平均6600大卡;機修車間黨支部開展“兩帶兩創”活動,黨支部帶黨員創效、黨員帶職工創新,通過修舊利廢產生經濟價值320.2萬元,讓“紅色引擎”直接轉化為“效益引擎”。
育強隊伍,鍛造發展“生力軍”
“能夠獲得陜煤集團‘優秀共產黨員’這一榮譽,我內心充滿感恩與力量。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常年奮戰在礦井一線技能工人的集體褒獎。”焦飛說道。
該礦不斷增強高素質人才競爭力,以“高精尖缺”人才為導向,以全員素質提升為抓手,以各類技能競賽為載體,常態化開展五小三絕、職工技能大賽、技術比武等活動,鼓勵技能操作人才參加集團、行業乃至國家級競賽比武活動,讓職工在培訓中提高技能,在競賽中增長才干,提高職工整體素質。上半年,通過多種方式培育智能化技術人才123名、熟練操作能手56名,打造出一支“善學習、勇擔當、能創新”的職工隊伍,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蓄水池”。(倪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