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煤業(601225)
事件
公司發布2017年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9.3億元,同比增加53.7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79.3%,扣非后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97.63%;基本每股收益為1.04元,同比增長271.43%。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全年業績符合預期
公司2017Q4實現營業收入115.23億元,環比下降16.61%,同比下降10.17%;歸母凈利潤23.81億元,環比下降8.25%,同比上升37.75%。四季度業績環比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部分費用在年底結算。全年業績是符合預期的。
(二)受益煤價走高,公司煤炭售價同比大幅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完成煤炭產量10097萬噸,同比增長9.69%。2017年,公司煤炭銷量1.23億噸,同比微降0.83%。主要原因是貿易煤的銷量減少,同比降幅25.66%。報告期內,公司煤炭售價剔除“一票制”結算影響后為369.50元/噸,同比增加136.31元/噸,增幅58.46%。其中,自產煤售價為361.47元/噸,同比增長62.39%;貿易煤售價為399.56元/噸,同比增長53.05%。預計2018年煤價寬幅震蕩,煤價中樞有望持續走高,綜合判斷公司綜合售價微升至375元/噸。
(三)財務狀況穩健,資產負債率下降
截至2017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44.43%,同比下降7.99個百分點,較2015年下降12.16個百分點。公司財務狀況更加穩健,資產負債表不斷修復。
(四)公司內生增長潛力大,陜西省是未來煤炭市場份額提升的主要地區,公司具備優異的區位優勢
公司內生增長潛力巨大,公司在建礦主要包括小保當礦和袁大灘礦。小保當一號、二號(均為800萬噸/年)已順利核準,有望2018年內貢獻產量。此外,袁大灘煤礦(34%權益,500萬噸)預計18年建成投產。
陜西省是未來煤炭市場份額提升的主要地區。近期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根據此文件,預計今年煤炭消費增長-1%到1%,石油、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5%左右,天然氣增長15%左右,綠色清潔化趨勢仍十分明顯。煤炭產量預計增長4.8%到37億噸,增速較17年加快1.6個百分點,反應了政府增加供應平抑煤價的意圖。意見強調了“神東、陜北、黃隴、新疆”四大煤炭基地是未來建設核準產能的重點,四大基地中有三個都在陜西,足以見證陜西在增量中的貢獻以及其未來煤炭市場的份額將會明顯提升,陜西煤業將最為受益。
從地理位置來看,陜西省相較山西、內蒙煤炭主產地,距鄂湘贛以及川渝等主要消費市場具備運距優勢。作為蒙華鐵路重要支線的靖神鐵路已全線開工,未來將與馮紅鐵路、紅檸鐵路、榆橫鐵路實現直連直通,與蒙華鐵路、瓦日鐵路以及神朔線、大秦線實現互聯互通,形成陜北煤炭富集產區的鐵路大環線,實現億噸優質煤炭的戰略南下和通江達海。
(五)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打造“煤炭+輕資產”互動體系
2017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先后通過“西部信托·陜煤-朱雀產業投資單一資金信托”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交易增持隆基股份約9959萬股,占隆基股份總股本的4.99%(增持價格區間為17.19-37.27元/股)。此外,公司自身通過集中競價增持隆基股份10.95萬股,占隆基股份總股本的0.01%(增持區間為34.0-34.6元/股),目前公司合計持有隆基股份5%的股份。
隆基股份是單晶硅片領域全球第一,是目前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盈利能力最強、利潤規模最大、研發支出排名第一、財務健康指數位居首位的光伏企業。近年來隆基股份業績快速增長,14-16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2.9、5.2和15.5億元,17年前3季度盈利22.4億元。
3.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隨著公司新產能的陸續投產,公司的業績在未來幾年將穩中有升逐步改善。自公司2014年上市以來,除了2015年公司虧損未派發股利外,分紅率均超過30%。2017年度公司擬每股派發現金股利0.42元,當前股價下股息率為5.4%,分紅率為40%,積極回報投資者,是價值投資的良好標的。陜西煤業2018、2019年的預測營業收入為543.9億元、582.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10.5億元、125.7億元;每股收益為1.11元,1.26元;當前股價為7.71元,對應的2018、2019年的市盈率分別為7X,6X,市盈率是動力煤龍頭企業中最低的。我們維持對公司的“推薦”評級。
4.風險提示
煤炭市場受經濟增長趨緩,下游客戶需求不足,面臨較大市場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