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小改小革破解作業難題
“路班長,在作業空間狹小處檢修電纜接線盒時,工具稍有不慎掉落,手部很容易碰傷!”
“隨著工作面正常回采,密閉墻數量也隨之增多,僅依靠人工巡檢排水,面對突發跳電狀況時顯得力不從心。”
近日,在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機電隊班前會上,兩名電工提出了作業時的難題。

“咱們需要找到問題的矛盾點,結合日常工作,大力開展小改小革,以最優方法把這些問題徹底解決!”機電隊隊長張超在班前會上說,“不僅要解決眼前的問題,更要提前預見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有了清晰的指導思想,技術骨干王濤迅速帶領團隊雙管齊下,積極探尋解決問題之道

針對檢修難題,團隊成員深入現場,對多個電纜接線盒尺寸進行精準測量,設計出一款十字形專用工具。該工具選用500毫米的12毫米鋼筋作為主體,前端精心焊接8毫米和12毫米兩種規格的內六方,中部加設十字握柄。經過七次迭代改進,最終使操作力矩大幅減少60%,工具掉落風險徹底降為零。
此外,該隊巧妙利用井下現有的壓風管道作為動力源,創新研發了一套智能氣動蝶閥系統。“這個設計的精妙之處在于,它巧妙利用了跳電本身作為觸發信號。”王濤解釋道。當發生大面積跳電時,電磁閥在斷電瞬間自動響應,迅速驅動氣動蝶閥在10秒內快速關閉,徹底阻斷排水通路。該系統的投入使用,使水害應急響應時間從原來的30分鐘大幅縮短至10秒,每年可避免因積水造成的設備損失高達50余萬元。
下一步,機電隊將持續推進小改小革等創新創效工作,聚焦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鼓勵職工進行技術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議,推動技術創新、降本增效成果不斷涌現,助力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高質量發展。(何浩雙 高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