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彬長礦業小莊礦圍繞陜煤集團、陜西煤業、彬長集團科創工作部署,積極轉變科創觀念,推動科技降本、技術創效、保安提效,努力把科創“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聚焦發展瓶頸 推動科技創新由“多點開花”向“修枝壯果”轉變

該礦圍繞頂層設計、項目建設、重點工作等要求變化,探索建立以效益為主、效益效率相結合的科創投入與產出的績效評價體系,緊貼生產一線、掌握需求動態,深化科創評審流程和等級分類,努力讓“創新源”轉化為“效益源”,更好地支撐礦井降本增效和轉型發展。
“像鋼帶安裝輔助、定位取鉆桿、高落差轉載點緩沖等一系列裝置,1月份就創新安裝了9件,在‘多點開花’的基礎上實現助推安全生產提效。”該礦立足“點、線、面”提升科創質量,推進科創向“修枝壯果”轉變。
以全體職工為主體、以崗位競技為平臺,圍繞“五小”練兵等活動,全方位提升自主研發能動力。職工設計制作的復用快裝式框架、急停拉線托架、圍巖觀測輔助測量器等系列創新成果,不僅展現了職工的聰明才智,還營造了濃厚的科創氛圍。
聚焦科技降本 推動科技創新由“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轉變

該礦以經濟指標為統領、技術指標為支撐,堅持科技降本導向,圍繞生產運行堵點難點,開展工藝改進、流程優化和設備革新,促進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針對40208運順外圍巷道破碎區域,在原有的普通錨索支護基礎上,采用普通錨索注漿加固治理技術,錨索預應力同比提升6%,圍巖收斂變形降低10%,減少后期擴幫費用9萬元。
通過三維建模優化鐵質電纜鉤標準件設計,采用激光切割5mm鋼板制成鐵鉤,抗拉強度提升3.2倍,可回收復用2-3個掘進工作面,每年可節約材料費2萬元。
此外,通過頂板預裂爆破卸壓施工工藝技術優化革新,改造鉆機部件、引進氣動履帶式裝藥設備、優化封孔材料配比,提高了鉆進、裝藥及封孔效率,實現以提效率促效益。
聚焦資源整合 推動科技創新由“單打獨斗”向“系統集成”轉變

該礦突出協同創新創效,融合創新平臺作用發揮和內外部科研力量協同,系統總結科創經驗,統籌整合資源平臺,以技術研究和應用場景對接、成果轉化和生產應用協同,不斷提升協同創新創效能力。
“現在,科研院校技術人員深入到井下生產現場,指導災害治理、設備改造,設備廠家專業人士到區隊(車間),開展各類實操理論培訓,已經司空見慣。”該礦立足資源優化配置、生產科創協同,健全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機制,做強存量、提升質量、擴大增量。
圍繞關鍵技術難題和核心裝備升級,聯合科研院校開展礦井涌水量多因素影響機制及預測、防沖開采規劃與綜合防治、采動影響下底板泄水巷變形控制等技術研究攻關,做大科創的延鏈、補鏈和強鏈,不斷拓寬科創幅、壯大科創群,努力實現成龍配套、成鏈成群。
聚焦成果轉化 推動科技創新由“0”到“1”向“1”到“10”轉變

該礦圍繞科創成果落地和價值創造,深化科創立項的必要性、成果轉化的時效性、應用推廣的效益性,著力破解科技成果“束之高閣”的痛點。
“自主大修的EBZ160綜掘機,節省了50%的外委維修費用,避免了工期延誤等問題,實現經濟和時間效益雙贏。”該礦向核心設備自主大修邁出第一步,通過優化散熱結構、液壓油路、改造電氣控制系統,有效解決了液壓系統易發熱問題,不僅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水平,還培育了高素質技術隊伍,推進科創向“1”到“10”轉變,為設備高效運行、增產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該礦圍繞生產經營與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迭代升級的高效協同,推動數智裝備由“建得好”向“用得好”、關鍵系統由“技術主導”向“產業主導”轉變,健全數據治理體系,以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融合,提升礦井安全生產和經濟運行水平。(郭慶 計忠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