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引領未來。近年來,黃陵礦業一號煤礦緊緊圍繞“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和安全高效的發展目標,堅定不移實施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瞄準行業前沿,搶抓發展先機,凝力科技創新之壤精耕深耘,攻克掣肘進階關鍵壁壘,不斷提升自身科技實力,為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集約高效現代化礦井不斷注入活力和后勁。

破壁,打造創新內核“蓄動能”
“一個礦井,勇于創新,才是希望的熱土。2025年要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千方百計利用新技術助推產業升級,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源頭供給、科技支撐和成長空間。”1月8日,在一號煤礦第六屆人才科技大會上總經理焦穩鋒發出了動員令。
一個礦井快速發展、創新發展,健全創新機制是關鍵。為了培育好創新的“土壤”,鼓勵廣大職工勇于創新、樂于創新,形成“全員創新”的濃厚氛圍,一號煤礦不斷優化管理體制,完善管理機制,修訂《全員創新管理辦法》《科技創新工作考核辦法》等8項制度,完善全員創新管理機制、專業技術人員成才成長考核機制、科技創新宣傳考核機制、科技創新激勵評選機制等九項創新管理機制,為全礦創新和科技攻關提供堅實的制度保證。
綱舉目張,執本末從。一號煤礦系統構建科技創新組織體系,成立以總經理為組長的人才使用、資金投入科技創新人才資金保障體系,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工程技術人員科技創新攻關體系,以全員參與為目標的大眾創新聯動體系,構建礦班子成員、專業負責人、基層技術員、崗位技術工全員全過程參與的“四級聯動”工作格局,制定三年創新規劃,下發年度創新要點,分解季度創新清單,做到長有規劃、短有計劃、近有安排。
兩年來,一號煤礦完成創新成果845項,發表科技論文455篇,礦井獲得科技獎項17項,其中陜西省科技進步獎1項,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5項,參與制定并發布行業標準2項、團體標準6項、企業標準2項,申報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36項,實現在黃陵礦業公司年度科技工作考核“五連冠”的佳績。

續航,實現智能集成“提效能”
在走科技興企的道路上,一號煤礦從未停歇,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跑出“煤”好“智”采加速度,科技賦能精細管理創新創效,科技創新性發展“續航”。
“一號煤礦選煤廠充分應用全域感知、全局協同、全線智能的‘選煤AI超腦平臺’和3D可視化系統,推動提質增效,保障本質安全,提升品牌效應,每年增加經濟效益6000萬元。”提起創新成果帶來的紅利,該礦副總經理張玉良滿臉自豪。
科技成果只有轉化應用,才能實現價值,科技成果轉化是創新活動全過程的“最后一公里”。一號煤礦持續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力度,快速向實際生產力轉化,實現科技成果的經濟效應與社會價值最大化
對于成型的科研成果、創新成果,該礦加快應用推廣,以創新引領創效、以創效推動發展。在1012、1013、816、628綜采工作面推廣應用“5G+透明地質精準開采”技術;在632進風順槽、629回風順槽、1015回風順槽、北二區域預抽巷道掘進工作面應用“掘錨一體機+錨運機+橋式轉載機+邁步式自移機尾”成套智能快速掘進裝備,全面提升巷道掘進速度和智能化水平,創造了半煤巖巷道復雜地質條件日單進水平29米的最高紀錄;開展“110工法+透明地質開采”技術研究,研發應用沿空留巷垛式支架與機器人搬運系統,率先實現尾巷支護智能化及全工作面智能協同;推進產業數字化,管好、用好智能化云管控平臺,打通數據壁壘,實現高度集成等,不斷讓科研成果、創新成果服務于安全生產,把科學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驅動,聚力創新裂變“擴增量”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創新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嘗試、長期積累的過程,本質上是人才驅動。讓更多技術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是礦井推進人才建設的重要目標。
該礦搭建多形式的工作平臺,打開人才成長通道,圍繞管理、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三條主線,堅持“創新+思維”“管理+技術”“操作+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智能實訓基地、“創新工作室”“勞模工作室”“創客空間”“創客聯盟”等多個技術創新孵化平臺,充分利用線上培訓、線下實操等方式,不斷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術水平,打造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蓄水池”,助力企業科技創新工作高質量發展。
“召開人才科技表彰大會,舉辦職工技能大賽,讓一技之長者有‘一席之地’,落實好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工人津貼,提高技術工種、關鍵崗位職工待遇,讓技高一籌者‘薪高一檔’。”如何激發技術人才創造積極性,激活全員創新的“細胞”,實現企業與人才“雙向奔赴”,該礦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東道出了礦上多年的管理經驗。
“良好的學習平臺為我們提供了發光出彩的舞臺,讓我們不斷在崗位建功立業、逐夢前行。我今天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礦上的培養,非常感恩企業為我們青年人提供馳騁的廣闊草原。”依靠一塊萬用表、一把螺絲刀,登上領獎臺的“全國煤炭行業青年技術能手”準備隊檢修員楊永崗說道。
魚乘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于時。近年來,一號煤礦獲評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8名,陜西省技術能手3名,特級技師1名、高級技師15名,高級工程師21名、工程師49名。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在科技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一號煤礦將繼續高擎創新火炬,立足超前定位,著眼創新驅動,強化智慧賦能,全面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大智能化建設水平,為礦井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道路,聚力打造安全綠色智慧礦山新典范!(倪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