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產(chǎn)
近日,陜西省煤層氣鉆井分公司全力提升定向鈾礦床原地浸采工程施工效率,水源800鉆機在內蒙古納林溝158052號至159052號鉆場實現(xiàn)單孔耗材、時間、單位產(chǎn)出人工成本、成井率“四突破”,鉆井分公司水源800鉆機技術應用從探索逐步走向成熟。

11月12日,159052號井完成鉆進。僅用1支鉆頭2天半時間就完成了159052號鉆孔431米的鉆進任務,這口井全井段應用水源800型鉆機,未使用螺桿定向之前鉆探工時常規(guī)鉆進需要120小時,采用螺桿定向提速技術之后,鉆進時間由120小時縮減至60小時,鉆井周期縮短100%以上。
普鉆正常情況下24小時鉆進約100米,柴油消耗約460升,對泥漿性能要求不高,泥漿泵負荷小鉆機負荷大。采用螺桿鉆進,正常情況下24小時鉆進約200米,對泥漿性能要求高,泥漿泵負荷大鉆機負荷小,柴油消耗量與普鉆基本持平。普鉆完成單井用時約4天半,采用螺桿鉆進后用時約2天半。完鉆時間縮短,單位產(chǎn)出人工成本也隨之減少,以前一口井120小時油耗約為1200升,帶螺桿后60小時油耗約為600升,油耗降低約600升,節(jié)省單位產(chǎn)出人工成本支出約10000元。之前普鉆用水約250方,采用螺桿后用水約200方。采用螺桿定向,能實時檢測孔斜,提高成井率。
水源800鉆機嚴格執(zhí)行“先探后鉆”的施工要求,在探明鈾礦層賦存條件的基礎上,找準有利于定向鉆孔施工的層位,為高效鉆進奠定基礎。實施精細化管理,執(zhí)行“一鉆孔一設計”,科學分析鉆孔數(shù)據(jù),嚴格控制鉆孔軌跡,實時修正設計軌跡,調整鉆進工藝參數(shù),在確保效率的前提下實現(xiàn)主孔鈾礦層鉆透率達100%。
該公司充分發(fā)揮水源800鉆機定得準、打得深、成孔率高等優(yōu)勢,全力推進螺桿定向鉆進提速技術應用,在技術上持續(xù)創(chuàng)新突破、在工藝標準上逐步完善、在成井成效上不斷提升。截至目前,累計完成2個注入孔,2個主孔達855米以上,鉆進進尺完成860米,累計完成鈾礦床原地浸采工程855米。
螺桿定向鉆進提速技術成功解決注入井鉆井過程中存在的摩阻扭矩大、鉆速慢,油耗大,耗材大,井斜大等問題,為鉆井施工提供了技術支撐。(龐曉曦 閆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