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高效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澄合礦業董東煤業公司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向科技要效益、向創新要安全、向改革要發展,主動求變、科學應變,深度激發全員創新創效活力,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

精裝“大空調”散熱有“良”策
在機電隊會議室,一個巧妙利用“物理學”解決實際難題的主要設備散熱實時監測預警裝置,在“巧夫”手里悄然誕生。
原煤生產過程中,會用到大量耗電設備,例如絞車提升機、主通風機等,而這些設備長時間運行過程中產生出大量的熱量,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散熱,就會導致溫度過高,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和壽命,甚至燒毀。
“怎樣不影響絞車正常運轉,還能有效散熱?”機電隊的“巧夫”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利用舊電腦“CPU”風扇和3V發光二極管,固定連接在設備出風口,當設備運行時帶動“CPU”風扇反轉散熱。反之,設備發生偷停現象,發光二極管就會熄滅,及時提示崗位人員設備出現故障,采取有效搶救措施。
這個小小的裝置成本低廉、操作簡單,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機電設備的作業效率,減少了因設備過熱,造成不能正常運行的弊端。

巧施“整容術”廢物即變“寶”
廢舊的槽鋼,經過改造拼裝,成了挑頂神器;“躺”在廢料堆里的皮帶,通過“醫療整容”,再次走進了擴幫現場……在運輸區庫房,庫管劉思偉面前擺放著各樣式的零部件,他聚精會神地敲打、焊補、組裝,看得眼花繚亂。
受地質條件影響,井下巷道變形嚴重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難題,運輸區的“創客”細摳廢舊物資剩余價值,自制了一款挑頂擴幫裝置。這種工藝由長3米,寬0.8米的廢舊槽鋼焊接而成,端頭部分加工成鉤狀形,中端接入螺母,操作時只需固定在H架上,鋪設廢舊皮帶,調節位置即可安全作業。
“咱這個創新項目,制作成本低,清煤效果佳,避免了施工過程中落煤傷人現象發生,達到提效增安的目的。”運輸區支部書記王憲軍一開口便滔滔不絕。
挑頂擴幫裝置的投入使用,為礦井節約成本4W余元,成為礦區創新創效的“關鍵詞”。

貼心“電管家”釋放“大”效能
眾所周知,采煤機搖臂升降系統是通過PLC輸出狀態點控制24V電磁網供電回路實現搖臂自動化升降。但由于電磁閥動作頻繁,且PLC輸出觸點功率小,可承受電流較弱,經常會損壞PLC輸出點,嚴重時可造成停機、停產現象。
“如果增加電控裝置,問題會不會得到改善。”機電部王剛在檢查中發現問題時,便琢磨著如何對采煤機搖臂電控系統進行“手術”。
經過認真研究、討論分析,王剛與同事們商定了一套可行性強的改造方案,通過增加24V繼電器的方式,將PLC輸出點與電磁閥24V電控回路相互隔離,減少PLC輸出點的通過電流,間接控制采煤機搖臂升降,PLC輸出點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只需調整故障點的控制線路,即可恢復采煤機運行,不需要通過更換PLC就可解決采煤機故障。
“改造后的電控回路,減少了采煤機PLC的故障率,優化了PLC故障處理方法,每年可節約維修費用約10萬余元。”機電部部長王銘說。(郭正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