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彬長公司‘智慧創新競技臺’創新項目主要有干霧抑塵裝置設計及應用、高位定向鉆孔施工工藝優化、瓦斯泵站管路除渣器設計、立柱拆裝機設計、可伸縮移動式吸能導水裝置設計及應用、主井提升機房電機冷卻風機改造……”彬長礦業胡家河礦科技創新主管梅洋洋談到二季度以來創新項目時“如數家珍”。

今年以來,該礦緊緊圍繞“123775”科技創新工作思路,堅持以“創新、安全、高效、綠色、和諧”為發展理念,以科技示范項目為引領,以“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為目標,以“全員創新”為抓手,進一步打牢科技創新在礦井高質量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為該礦實現創新驅動、跨越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推動礦井“蝶變躍升”。
以科技示范項目為引領,激活創新發展“動力源”。近年來,該礦不斷加大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的合作,健全重大、關鍵等科研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對重點科研項目關鍵節點實行“里程碑”式管理,突出業務上抓項目、管理上抓激勵的工作重點,確保科技創新工作與生產經營活動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進一步提高科研項目管理質量、加大核心技術攻堅力度。
自十三五以來,累計開展《彬長礦區低階煤儲層水力脈沖致裂增透與瓦斯高效抽采關鍵技術研究》《特厚煤層頂板關鍵層地面壓裂技術應用與優化》等45項科研項目,累計科研投入3.78億元。其中,《彬長礦區低階煤儲層水力脈沖致裂增透與瓦斯高效抽采關鍵技術研究》《褶皺頂板復合型沖擊地壓多參量信息判識預警與防治技術》等15項分別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陜西省煤炭工業協會及陜煤化集團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累計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0項、發明專利2項,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專利獎1項。同時,榮獲2020年度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礦典型動力災害監測預警技術集成及示范礦井”、2021年度陜西省“第四批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以“四化”建設為契機,增強科技創新“硬實力”。自2019年以來,該礦按照“系統智能化、智能系統化”要求,圍繞“頂層設計、整合集成、持續投入、全面提升”思路,持續加大裝備投入與技術引進,全面打造“四化”建設“升級版”。
近年來,該礦陸續建成2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全面形成“工作面自動控制為主、監控中心遠程干預控制為輔”的智能化生產模式。引進噴漿機器人、清倉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建成供電、排水系統、主運輸等10個集控系統,實現輔助系統的遠程集中控制和無人值守;引進3000t/h原煤脫水設備、鏈板式清淤設備和煤泥渣漿泵設備,有效解決煤水分離難題;引進首臺“彬長奮進號”TBM硬巖掘進機及2套集截割、裝載、行走、除塵及支護于一身的綜合化掘進設備,全力攻克智能化掘進制約難題,奮力搶占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制高點”。
以“全員”創新為抓手,提升科技創新“內動力”。該礦依托“智能掘進、智創效益、智慧創新”三大競技平臺,大力開展“全員”創新活動,以“修舊利廢、降本增效”為主題,在技術、管理、崗位以及成本管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年來,該礦先后征集“全員”創新成果1302項,推廣應用508項,獎勵資金達257萬余元,多項榮獲中煤煤炭工業協會、陜西省科技廳“五小”創新獎等獎項。
“在今年第一季度彬長公司‘智慧創新競技臺’上,我們共申報創新成果20項,其中8項技術創新、2項管理創新評定為一級創新項目,技術、管理創新項目均名列第一,第二季度我們將繼續努力,再創佳績”,該礦通風管理部負責人說道。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今后該礦將繼續堅持“科技產業化”與“產業科技化”并舉要求,加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努力攻克制約和影響安全生產的關鍵、重大核心技術,穩中求進,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張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