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蒲白建新煤化公司堅持“抓大系統、治大隱患、防大事故”總體工作思路,突出超前治災、科技治災,加大“治理”力度,強化“智理”提升,堅決守好安全第一道防線,全力保障礦井安全生產。

管控提升,拴牢瓦斯“猛虎”
該公司堅持“管理、裝備、素質、系統”并重原則,嚴格落實瓦斯防治相關管理制度措施,積極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全力降伏威脅礦井安全生產的瓦斯“猛虎”。
在采掘工作面,加快推進高位定向鉆孔抽采、本煤層鉆孔+水力割縫高效預抽、區域超前預抽,不斷提升瓦斯抽采能力,確保工作面回風隅角瓦斯始終控制在0.3%以下,堅決杜絕工作面隅角瓦斯超限;優化通風、抽采系統,引進煤礦智能全液壓坑道鉆機,施工頂板定向水平長鉆孔,對采空區裂隙帶瓦斯進行抽采,不斷提高瓦斯治理效率和能力。
今年12月底,該公司計劃在地面新增兩套永久瓦斯抽放系統,淘汰井下移動瓦斯抽放泵站,實現瓦斯高低負壓分源分壓抽采;并先后在4214工作面、4304工作面、4301運回順掘進工作面等共計200多個瓦斯巡檢點投用智能瓦斯巡檢系統,實現瓦斯巡檢動態管理。

技術提檔,破解水害“密碼”
該公司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編制《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報告》,同步制定詳細的測防治水年度計劃,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監”等綜合防治措施,扎實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治理工作;建成中央水倉、42盤區水倉、43盤區水倉三個排水系統,每旬組織人員對井下主要出水點、巷道、排水系統等開展定向巡查,定期對水倉開展聯合試運轉及性能測試,確保礦井主排水系統時刻暢通、完好。
同時,該公司投用智能地質保障系統,以礦井采區、回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三維地質模型為載體,通過對采掘生產、安全監測等動態數據實時分析、可視化管理,實現對水、地質構造等異常超前智能預警;建成礦井水害智能仿真系統,采用云計算、數字孿生、大數據融合分析等先進技術,實現礦井水害治理工作的全流程管理;應用采空區光纖智能監測預警系統,代替傳統人工觀測,實現采空區積水的智能動態監測。

靶向施策,守好防沖“底線”
該公司先后編制《沖擊地壓礦井災害治理頂層設計方案》《沖擊地壓防治中長期規劃(2021年—2025年)》,優化完善防沖體系;進一步健全包含“沖擊地壓防治崗位安全責任制度、沖擊地壓防治培訓制度、沖擊地壓事故報告制度”在內的24項防治安全技術管理制度,構建了沖擊地壓防治“全過程、全空間、全覆蓋、全系統、全員參與”的管理機制。
“通過監測預警平臺,可以準確掌握工作面巷道壓力情況……”該公司防沖辦主任張樹濤介紹,通過投用沖擊地壓智能預警平臺、KJ699微震監測系統、KJ847應力在線監測系統及ARES-5/E地音監測系統,實現了對微震、應力等多種監測系統及數據信息的統一管理。
在加強監測預警的同時,該公司把治災手段指向源頭,堅持在巷道沖擊危險區域施工幫部大直徑鉆孔進行預卸壓,回采工作面實施水力壓裂、走向切頂爆破,并在“見方”區域、停采線附近,實施頂板深孔預裂爆破,推動“人防”向“技防”轉變,保證礦井安全生產。(蔡成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