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煤炭市場跌宕起伏的嚴峻挑戰,彬長礦業孟村礦深入踐行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以主動求變的姿態和精準務實的舉措,精準抓實降本增效關鍵點,堅決守牢礦井成本“生命線”。
打破“大鍋飯”,精益結算驅動增效“加速度”

百米井下,403109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間騰起的煤塵里,割煤、支護、運輸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這一片繁忙景象的背后,是該礦綜采隊推行的內部市場化管理機制。
從“平均主義”到“價值創造”,該礦綜采隊用內部市場化打開了效率與效益的“雙贏之門”,徹底鏟除了“平均主義”土壤,找到了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的最大公約數。
找準“降本源”,全員上陣拓寬增效“新路子”

綜采液壓支架背頂墊作為必不可少且用量巨大的支護材料,其采購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一次材料回收清點過程中,機修車間負責人杜明兵看著井下回收的皮帶萌發出一個想法:既然液壓支架背頂墊技術含量不高,何不自行加工。于是,他召集車間骨干分析研究,利用皮帶切割設備將廢舊皮帶按標準尺寸裁切疊加,通過螺栓及墊片緊固制成專用背頂墊。
“經試驗論證,我們自主加工的背頂墊使支架貼合度顯著提升,且單個成本比直接購買能節省380多元。”杜明兵介紹道。目前,自制背頂墊已投入使用240個,累計節約采購成本10.2萬余元。
在修舊利廢實行“精打細算”的同時,該礦瞄準生產中的“卡脖子”難題,對設計優化也做好“精準滴灌”,推動成本壓降與效益雙提升。
創新實施“60+40+20”上中下三段水力壓裂技術,巷道掘進期間集中應力降低15%,卸壓工程量降低20%,減少災害治理費用投入1499萬元;盤活閑置濾芯清洗機,并采用“雙重保障”清洗技術將液壓支架濾芯單次清洗成本壓縮至50元,全年節省清洗費用超48萬元;優化非臨空順槽巷道支護參數,1-5月份累計完成掘進進尺2052.4米,減少支護材料投入485.39萬元……全礦上下攻堅克難,用一個個“金點子”拓寬了增效“新路子”。
降本增效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從內部市場化精益管理,到廢舊皮帶循環利用,再到生產系統優化升級,彬長礦業孟村礦用“四種經營理念”解鎖了降本增效的“乘法效應”,打開了全員創效的活力源泉,實現了企業和職工雙向奔赴、攜手共贏。(孫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