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曹家灘礦業公司深耕成本管控,樹立全方位成本管控理念,堅持一切成本費用皆可控原則,采取多種舉措抓實成本管控,全力降本增效,助推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
“看似日常物資管理的‘小切口’,卻蘊含著降本增效的‘大文章’,我們就是要算好成本管控賬,破解降本增效大難題。”該公司財務總監趙超在經營分析會上說道。

今年來,該公司持續探索提質增效管理新模式,強化和規范庫房管理,優化庫存結構,增強價值創造質效,制定并完善了相關規章制度,有效清理和盤活閑置物資,嚴格物資分類,建立卡、賬、物分類明確的庫存物資統計臺賬,實現了庫房從精細化管理走向精益化管理。截至目前,累計清查物資194余項,通過盤活物資,優化管理模式為公司節約近300萬元的材料費用。
“面對成本管控難度和壓力不斷增加,公司要著力構建成本管理長效機制,強化內部核算體系,優化生產布局,全面嚴控各種費用支出。”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雷亞軍表示,一定要爭當成本管控的示范者。

走進該公司122104掘進工作面現場,可以看見巷道頂板和兩幫的錨桿用量明顯減少。為什么在大采高工作面,支護用料反而減少了?這是因為該公司煤礦地質條件好,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前提下,優化了巷道支護設計,采用錨固性更強的鉆錨一體化新型錨桿進行支護,使支護間排距由1000*1000毫米延展為1200*1200毫米,從而整體上減少了錨桿用量,每米節約成本360元,可降低材料費216萬元。與此同時,該公司在生產布局優化上再做降本增效文章,將原計劃布置的300米長度的122103采煤工作面,拓展至350米超長工作面,簡化了巷道布置、提高了資源采出率,節約了費用540余萬元。
員工隊伍年輕、學歷高、有想法,這是很多同行和兄弟單位對該公司的評價。如何更好地發揮這一優勢,將降本增效持續引向深入,這是該公司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今年來,該公司以“工器具革新”為突破口,持續完善工器具革新創新管理體系,將創新資源共享化,將創新質量和創新成果與薪酬待遇掛鉤,依托勞模工作室、四個技能大師實訓基地,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創新中來,通過創新有效降低了設備或系統的維護和換代頻率,設備維護成本平均下降10%,有效避免因設備或系統故障造成的無計劃停產。
工器具革新的同時,該公司還不斷通過加強新技術以及新工藝的運用,助力成本管控。今年以來,該公司全面推進超大采高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研究落實落地,加快新一代智能快掘成套技術裝備體系研究,建設完成智能化煤矸石注漿充填系統,實現煤矸石資源化綜合利用。尤其是,近日10米超大采高智能綜采工作面的成功初采,單面年產量將由現在的1300萬噸提高到2000萬噸以上,產能提升50%以上,煤炭資源回收率提高10%以上,年可增收15億元。
下一步,該公司將圍繞降本增效工作持續多點發力,全方位促進降本增效工作深度有效開展,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姬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