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礦業韓城煤機公司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趨勢,緊扣“項目投資建設、高效內部協同、班子建設帶動、問題整改見效”四項重點工作,以破局的果敢與實干擔當,將發展藍圖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條轉型突破之路。
項目攻堅:在煤機智造“賽道”上“全速競跑”

該公司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全力推進產業升級,布局實施多個重點項目,加速傳統煤機裝備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自主研制的“高效寬域低噪聲礦用智能通風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創新葉片設計和輪轂結構優化,該設備全壓效率提升至87.3%,能耗降低30%,噪聲污染減少40%。自2020年投入市場以來,已成功應用于韓城礦業、華亭煤電等多家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9007萬元,新增利潤1352萬元,成為保障礦井通風安全高效的核心裝備。
承接的韓城北站物流集運中心管帶機項目,專為解決復雜地形條件下的物料輸送難題而設計,創新研制的直徑500毫米的管帶機具備輸送量大、運行穩定、維護便捷等優勢,可靈活適應山區、丘陵等復雜地形,該項目全長2.9公里,配備3×710千瓦大功率驅動系統,設計運量達1100噸/小時,采用永磁變頻調速電動機,確保設備高效穩定運行,有效滿足礦區洗煤廠至裝車站的煤炭運輸需求,為物流集運的高效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協同聚力:在產業生態“棋局”中“落子成勢”

為構建“掘、采、支、運、通”全場景煤機產業體系,該公司積極整合內外部資源,深化產學研合作。公司特邀西安科技大學專業教師開展專題培訓,聚焦行業前沿動態與技術發展趨勢進行深度解析,并設置現場答疑環節,幫助技術人員系統掌握機械與電子系統設計、安裝、維護及調試等核心技能,有效提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勁的內在動能。
今年4月,山東礦機與該公司就生產工藝、技術革新、市場拓展等關鍵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談,深挖特色產品領域,攜手并肩開拓市場,開創了發展的全新局面。同時,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采鉀機上配套除塵風機和外部循環冷卻風機成功出口白俄羅斯,該風機采用“子午加速葉輪+導葉”組合式氣動模型,經流體仿真優化,使內部流場阻力降低27%,綜合能效較同類產品提升15%,精準滿足巷道送風的高標準需求,這不僅是該公司成立以來首次實現整機出口,更標志著中國礦山裝備制造業搭乘“一帶一路”快車,以自主創新為引擎,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整改提效:在管理增效“棋盤”中“妙手破局”
韓城煤機公司以巡視整改為契機,全面加強管理精細化與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廢品率,工藝部通過技術創新,將激光切割機邊角料變廢為寶,制作噴漆房底板,預計節省成本4萬余元;推行材料定尺管理,型材綜合利用率達98%,板材利用率超90%,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主創的《車內置軸承滾筒外圓工裝》項目投入使用后,滾筒加工過程中的徑向跳動誤差從原有的±0.15毫米降低至±0.03毫米,徹底攻克了滾筒加工穩定性差的難題,設備年產值與生產效率顯著提升,每年節約設備維護成本超15萬元;建立的“車間個人安全積分臺賬”,將安全責任量化考核,與職工績效、晉升、評優直接掛鉤,形成全員參與、全程管控的責任閉環,生動詮釋了安全管理在管理增效中的關鍵作用。
班子領航:在人才梯隊“沃野”上“培土育苗”

該公司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圍繞“三定”等重點工作,科學整合干部隊伍,通過系統化謀劃與精細化推進,全力打通內部協同的“任督二脈”。
在管理機制革新上,公司打出“組合拳”。秉持“政治標準為首、業績實績為主、自身條件為要”,全面推行管理人員競聘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機制,徹底打破“鐵交椅”,營造“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競爭格局;勞動用工方面,建立市場化用工機制,實施全員績效考核,暢通職工職業發展通道,激活人才隊伍“一池春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則緊扣按勞分配、按績取酬原則,完善薪酬體系,加大對關鍵崗位、核心人才的激勵力度,推動職工收入與公司效益同頻增長。如今,該公司擁有技能型人才129人,專業技術職稱類人才113人,青年人才占比高達85%,個個都像瞪羚一樣,奮力奔跑,在個人發展中嶄露頭角,正成為引領科技創新的一股新生力量。(薛棟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