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礦文化藝術聯合會、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新時代最美礦工”發布會在淮河能源集團召開。會上,對100名新時代最美礦工進行了表彰,陜煤集團8名職工成功入選,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煤礦工人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 的精神風貌,為廣大煤炭行業職工樹立了榜樣。(彎桂清 耿晨晨)

韓城礦業 王輝
王輝,韓城礦業桑樹坪二號井通風副礦長,在瓦斯戰場上奮戰了十五年,參與和組織實施20余項科研項目。他帶領團隊完成了陜西省首套智能化瓦斯抽采達標動態評價系統、智能化防突管控平臺的建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智能化管理體系,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行業級)三等獎;其組織開展的《碎軟煤層氣動定向鉆進技術應用》榮獲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一等獎。(崔浩)

澄合礦業 段長榮
段長榮,澄合礦業西卓煤礦副總工程師、機電隊隊長,先后獲評“宿州煤電杯 新時代最美礦工”“澄合礦業公司安全衛士”“澄合礦業公司2018年度勞動模范”“安全先進工作者”。面對礦井機電設備多、機電管理戰線長等實際問題,他組織成立了“黨員先鋒隊”和“黨員技術攻堅小組”,常態化開展機電設備安全巡查,每班帶領機電隊職工深入地面和井下各個供電區域,對沿途配電柜、開關、壓風機等設備進行全面檢查,解決各類設備運行難題,督促提醒作業人員按章作業,以實際行動保證礦井供電系統、提升系統、排水系統及“四大機械設備”的安全平穩運行。(薛雙娟)

彬長礦業 呂大釗
呂大釗,彬長礦業孟村礦副總經理,深耕礦井沖擊地壓防治十余載,先后參與和組織實施10余項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獎7項,發表科技論文20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7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由他組織開展的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項目,為國內首次將該技術應用于防治煤礦沖擊地壓領域,開創了行業先河;其參與制定的《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壓裂防治煤礦沖擊地壓技術操作標準》,為國內首部煤礦企業地面壓裂技術操作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其組織創建的“井上下立體防治沖擊地壓技術新模式”,為國內首次對煤層上覆高、中、低位關鍵層實施立體弱化,該成果入選2023年煤炭行業標桿案例。(耿晨晨)

黃陵礦業 賀立岳
賀立岳,黃陵礦業二號煤礦綜采一隊隊長,先后獲評黃陵礦業公司“優秀共產黨員”、二號煤礦“優秀管理干部”。他帶領團隊對全國首套國產成套快速掘進裝備進行了46項機械液壓系統和16項電氣控制系統的改造優化。制定出快掘設備使用操作規范一部,操作標準30余條。總結歸納“快掘五步保安法”,創造了復雜地質條件下日進尺34米、月進尺680米的最高紀錄。同時,他還參與制定了黃陵礦業《基于掘錨一體機的煤巷快速掘進系統設計和操作規范》企業標準,讓煤炭行業在智能快速掘進方面有了可以借鑒復制的“黃陵標準”。(李依)

黃陵礦業 焦飛
焦飛,黃陵礦業一號煤礦綜采一隊機電技術員,深耕礦井綜采領域17年,3次獲得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先后獲評“陜西好青年”“三秦工匠”“陜西省技術能手”“陜西省卓越技術技能人才”。他帶領團隊完成802工作面的設備完善及調試運行,首次實現超前支架地面遠程控制及地面“一鍵自移”控制,形成的“記憶割煤+可視化遠程干預”開采模式,填補了國內空白。參與設計30余項創新成果,創造利潤600余萬元。和團隊建成全國首個“透明地質”精準開采工作面,實現從“記憶截割、遠程干預”向“自主截割、無人干預”的跨越,生產效率提升30%,每年可多產煤炭90萬噸,年增加產值4.5億元。(倪小紅)

小保當礦業 屈升東
屈升東,現任小保當礦業二號煤礦安全副總工程師。自2009年入職以來,深耕電氣維修領域,攻克數百項技術難題,每年為企業節約維修費用近千萬元。二號煤礦建設初期,他帶領團隊連續奮戰68天,提前1個月完成了聯合試運轉。參與全國首套450米超長智能綜采設備改造,完成98項技術升級,實現主運系統零誤時。帶領團隊建成智能主運輸系統等項目,減員近50人,完成180余項技術創新,節省成本超8000余萬元,發表論文4篇、獲專利3項。(尉拴德)

神南產業 馮敏
馮敏,神南產業發展公司維修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深耕機電設備維修領域近二十載,先后獲得 “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陜西省三秦工匠”“五一勞動獎章” 等三十余項國家級、省級榮譽。馮敏主導研發JOY采煤機電控箱檢測裝置、EKF采煤機遙控器測試系統等技術成果,突破行業技術瓶頸。從業至今,他帶領團隊完成多項關鍵技術突破,獲得專利30余項、創新成果30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超3000萬元。(李瑞)

西安重裝 田驕驕
田驕驕,西安重裝銅川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天車工。憑借突出表現,她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陜西省“五一巾幗標兵”、“三八紅旗手”,銅川市“技術狀元”“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作為技術骨干,田驕驕創新推行“師徒結對”培養機制,總結出獨具特色的師帶徒“九字”工作法,通過理論講解、實操示范和定期考核,已培養出多名優秀天車工,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干。(姬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