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團圓,是人們心頭最溫情的期盼。然而在蒲白建新煤化公司總有人堅守崗位,無法與家人相聚,在這背后正是礦山人的責任與擔當。
龐明輝:“14年的堅守,我和礦山共賞了14次團圓月”
“抓安全生產不能‘等靠要’,降低皮帶機故障次數的答案就在生產現場。”這是該公司皮帶隊副隊長龐明輝工作中一直秉承的安全理念。
十四年來,龐明輝解決了皮帶系統跑偏故障,形成了皮帶機故障問題清單,并協同各班組討論改善措施、制定巡檢保養周期優化方案,大大降低了皮帶機故障率。

中秋期間,龐明輝帶頭蹲守現場,反復摸排作業區皮帶機系統性薄弱環節,重點檢查皮帶的緊固度、磨損情況以及各部件的運轉狀態,詳細制定皮帶斷裂、跑偏、重載啟動等突發狀況的應急預案,努力提高班組整體戰斗力。
“14年的堅守,我和礦山共賞了14次團圓月,為的就是給公司安全生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龐明輝說。
徐海路:“守護不‘打烊’,只為更多人能團圓”
注重檢測細節,是該公司地測部技術員徐海路打贏第十六屆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關鍵。

校準設備,他力求做到精益求精,采集數據,他確保精度符合測量要求。中秋假期,正值該公司井下4301切眼開口掘進的重要階段,徐海路負責對4301運順原有導線點進行重復測量。為提高工作效率,他不僅反復校正推算貫通設計方案,優化業務流程,還自行編寫了現場測量數據自動化處理表格,確保測繪準確,更好指導安全生產。
工作十一年,徐海路已經成為了該公司測量專業上的“領頭羊”和領導的“好幫手”。假期在崗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刻在骨子里的堅定,他以“一家不圓”換來“萬家團圓”。
陳龍:“一線標準化作業,讓團圓更安全”
走進該公司井下4214工作面區域范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吊掛有序的管路牌板、擺放規范的電器設備、碼放整齊的物料等,處處都體現著“標準”二字。

面對各工作面牌板損耗問題,該公司生產部技術員陳龍從區隊庫房入手,通過廢舊置換、規整、統一牌板再利用等方式,大幅降低標準化創建成本。與此同時,他依照月度制定規劃、目標,強化現場管理,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巡檢,嚴格落實考核獎懲兌現,充分激勵標準化達標創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今年是陳龍在礦山工作的第4個年頭。4個中秋節,陳龍和父母賞了兩次“團圓月”。他說,“今年的中秋節,我還是在井下度過,讓大家的團圓更安全。”(張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