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海濤今年25歲,中等個頭、娃娃臉,見人總是靦腆一笑,很多人覺得他還只是個孩子。但前不久他在公司“工匠杯”職工技能大賽上一舉奪冠的事情,刷新了人們對這個年輕人的認知。
師海濤畢業于陜西能源技校,2022年在陜煤韓城礦業桑樹坪二號井參加工作,成為了通風區瓦檢隊的一名瓦檢員。

從托尼老師到煤礦工人
熱愛生活的師海濤,曾夢想成為一名引領時尚潮流的托尼老師,經過拜師學藝,刻苦學習,開起了一間溫馨的理發店,當上小老板。不巧的是,突發的新冠疫情讓小店的經營舉步維艱,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最終選擇了煤礦。
“原本是奔著國有企業的安穩,驚喜的是煤礦生活豐富多彩,智能化彰顯著高大上,礦工工作體面,這讓我覺得有奔頭!”師海濤講述著他初見煤礦時眼前一亮的感受。那一刻,他決心要將自己的理想抱負、奮斗激情付之于煤礦,定要干出個名堂來。
“這個娃靈性得很,一點就通,一學就會,責任心極強。”師傅提到這個徒弟,滿臉喜悅。師海濤在跟師傅學習技術的過程中,將對發型的熱情度、鉆研度,全部投入到對煤礦安全生產知識學習中來。
他一邊學習瓦檢器的組成、工作原理、實際應用,一邊背誦崗位描述,練習手指口述,幾千字的崗位描述背誦得滾瓜爛熟。聰慧加努力,他很快掌握了瓦檢員崗位應知應會知識技能,不但能迅速準確地監測出各處瓦斯濃度,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他還能根據煤層發出的聲響辨別具體情況。“有的像炒豆聲、有的像鞭炮聲、有的像機槍連射聲、有的像悶雷聲,聲響不同,瓦斯突出的嚴重程度不一樣。”他說。此外,他還摸索了一套快速判斷風橋、風門、風筒、防塵網等通風設施故障的小竅門,并在最短時間能夠進行修復。“風筒布有破洞,都是他去修補,不但美觀結實,速度還快!”同一個班組的小劉說。
一舉奪冠見真功
當有人詢問他在“工匠杯”中是如何脫穎而出、奪得冠軍的,他思索了好一會兒,表示題目不難,考的都是在日常工作。區長趙磊道出了個中緣由:“這和他平時工作標準高、要求嚴有很大關系!”
師海濤深知瓦斯猛于虎,思想上絲毫不敢懈怠。上崗前先反復檢查儀器部件與功能,并在新鮮風流中進行數據清零,監測瓦斯時,每一個步驟都遵照“手指口述”標準,邊口述邊操作邊確認,聚精會神,一絲不茍,以確保各項數據精準無誤。“清零環境一定要與工作面溫度、氣壓保持一致,這樣才能更加精準。一個工作面監測5個點,一個點監測至少15分鐘,一個班至少測3次,瓦斯濃度超過1%、二氧化碳超過0.5%時要立刻停止作業……”平時言語不多的他,提到業務便滔滔不絕,儼然已經是個行家里手了。
師海濤不但自己檢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還經常幫助工友糾正日常工作中的不良習慣,就這樣,班組的工作效率高了,工作質量提升了,大家的心也更齊了。
當問及師海濤未來的夢想與打算,他興致勃勃地講述了前不久有幸去陜北礦區學習時的所見所聞,曹家灘煤礦的10米超高支架,小保當的智能化集控中心的氣派宏偉,神南產業的智能化餐廳帶給職工的幸福指數等等,這些讓他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的同時,也讓他看到了煤礦的發展潛力與方向。他表示,要參加礦上的學歷提升班,努力提升個人綜合素質,與工友們把韓城礦業建設得更美好。(焦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