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下班回到新修的公寓,在‘家門口’還能吃上一碗熱辣的家鄉油潑面,真是暖胃又暖心。”陜北礦業孫家岔龍華礦業公司黨群工作部業務主管陸杰對公寓新修的餐廳贊不絕口。從見證井下投用神木首套綜采設備到如今入住人才公寓,陸杰的眼里滿含對龍華的感恩,“龍華不僅留住了人,更留住了心。”

近年來,龍華礦業公司積極踐行“以進取者為本”的“眾”文化理念,通過“外引內培”雙輪驅動、薪酬改革精準激勵、打造宜居宜業環境等舉措,鋪就了一條從“職場新人”到“行業尖兵”的成長快車道。歸屬感滿滿的“進取者”萬眾一心,為建設“百年龍華”砥礪前行,接續奮斗。
讓“雛鷹”振翅高飛

公司堅持“外引內培”戰略,對外打通校園招聘“直通車”,近三年引進本科畢業生6名、大專畢業生91名;對內則建立德才導向的選拔機制,讓每一顆“明珠”綻放光芒。
為破解青年人才“單一經歷”短板,龍華創新打造“4+17+N”輪崗培養方案。青年職工王耀分享:“我在4家單位、17個部門輪崗,從井下實操到行政黨建,全面摸清了企業脈絡。”
這種“補課式”培養,輔以“走出去+請進來”的立體培訓框架,讓員工在跨領域實踐中淬煉復合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建立了雙向交流機制,部門與區隊間崗位互換已成常態。
“不同崗位的思維碰撞,更讓我懂了什么叫‘眾志成城’。”輪崗至龍華煤礦綜采隊的技術員賀耀說。
薪酬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技能人才是龍華的“寶貝疙瘩”。公司推行《技能人才評聘試行管理辦法》,并建立了兩年一周期的評聘制度,為技能人才搭起清晰階梯:首席工程師享區隊正職待遇,首席技師對標副職,高級技師等同技術員。
在第十六屆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取得二等獎的地測防治水科技術員魏彥恒算了一筆賬:“我的崗位工資基數按1.6倍執行,加上績效,月收入比改革前漲了三成!”
薪酬改革的“指揮棒”更體現在寬帶薪酬體系上。龍華首次將基層崗位劃分為23個職級,每個職級設T1-T5五檔薪級。改革后,后勤、二線、一線崗位薪酬比例從1:1.7:2.6優化至1:1.9:3。“過去干多干少差別不大,現在能力決定‘身價’!”魏彥恒坦言。
同時,公司實行公開競聘的“賽馬”機制,讓年輕人才脫穎而出。目前,管理隊伍平均年齡下降5歲,動態適配率達95%。
從“謀生”到“筑夢”“龍華有情吶!”一名老員工回憶起當年工會送來的12萬元大病捐款,至今哽咽。
龍華礦業公司以提升幸福感為導向,打造“十項實事”服務體系。高標準建成了職工書屋、人才公寓和綜合服務樓,智慧化管理覆蓋餐飲、健身等全場景民生工程。職工們笑言:“刷臉吃飯、拎包入住,這哪是煤礦?簡直是智慧家園!”
從孝道金到困難慰問,從技能大賽到“五年十年特別貢獻獎”評選,龍華讓人才從“打工者”蛻變為“筑夢人”。陸杰的妻子感慨:“2000年的時候,他在井下三班倒挑矸石,現在穿工裝坐辦公室,是龍華給了我們尊嚴,我感恩龍華。”(楊博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