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瑟瑟彈古今,弦音入耳醉閑人;
吟詩作賦賞春秋,冬日清寒沁骨心。
時至癸卯年十一月,逐夢煤海已十數載,有驚濤拍岸,亦有柔風甘雨。相伴于吾礦三載,萍水相逢仨倆摯友,也曾因酒醉七分后,觀其品行,方知吾身旁友人中,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者有之,聰明能干而敬業者有之,善于變通而有毅力者有之……

余生漫漫,吾以皓月千里,不墜青云之志,星辰入海,不沉無底之淵鼓勵自己,也時常告誡自己謹言慎行,勿碌碌無為,勿虛度年華,勿因世態多變同他人沆瀣一氣,任時光匆匆,任歲月流逝,當以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當以堅守初心,蓄勢待發。作家梁曉聲曾說過,“讀書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當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之時給你一種內在的力量”。同樣作家三毛也說過,“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云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閑暇之余,吾閱覽名人作品打磨自己,深研林語堂《蘇東坡傳》,便對“誰無暴風勁雨時”有了醍醐灌頂的認知;感悟斯蒂芬·埃德溫·金的《肖申克的救贖》,懂得了唯有自救,方能得救;拜讀王躍文《大清相國》,知謙虛做人、謹慎行事,可在蕓蕓眾生中立于不敗之地;讀懂余華《活著》,方知沒有絕處逢生,也沒有苦盡甘來,只有用精神的力量撫慰挫折,承擔責任,以此直面現實生活中大風大浪的考驗;翻閱錢鐘書《圍城》,便對人性和人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細品路遙筆下《平凡的世界》中煤礦工人的偉岸形象,體會一杯酒、倆小菜、三人行相伴于夕陽下的平凡生活。
天光初曉,打旗列隊行走、召開班前會,安排任務、精神狀態確認、乘坐罐籠入井……這便是礦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縮影。升井后的工友,匆匆走向更衣室,脫下濕透的工服,疲憊的身軀偎依在衣柜前,點燃一支煙,裊裊煙霧騰起,溫暖的眼神透露出念家心情,隨之翻開手機,短暫的問候并隔空報之平安。當灰飛煙滅之后,聽聞一群群精壯的礦工在沐浴中,相互間以談笑風生的幽默化解一天的疲憊和困乏。他們的可愛就如同魏巍筆下所描寫的志愿軍戰士一般,無怨無悔、堅韌不拔、埋頭苦干,是他們身上優良的品質,亦是人性的美德。他們的無畏、熱忱、堅韌,源于企業帶來的豐厚待遇,以此抵擋世間萬般風雨的來襲;也正是他們的堅持,才有礦井如今的新氣象、新面貌、新征程,才有彬長在陜煤大展作為、彰顯擔當的一席之地。
筑夢胡礦看今朝,砥礪奮進向未來。正值吾礦401106工作面回撤末尾,401110工作面已如火如荼進行烏金開采,“13510”安全管理體系人人皆知,“紅安胡礦”黨建特色品牌引領礦井發展,安全生產工作未曾松懈,多點發力排除隱患,成本管控卓有成效,治災有方保障安全,職工培訓變換新招,房屋修繕溫暖人心,道路鋪設紓解民憂,廠區綠化再換新顏,標準化建設提檔升級……人人朝乾夕惕,人人奮勇爭先,共同勾勒出礦區內外、地面井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吾一如既往與眾友人在彬長大懷抱中,奮力書寫人生華章,更為推動陜煤這艘巨型航母在波瀾壯闊的海洋中劈波斬浪貢獻力量!( 張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