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馬向波,彬長礦業孟村礦的干部職工都知道,那可是一位“創新達人”,技改增效、發明創造是他的看家本領,在別人眼中平淡無奇的問題,他也總能探索出“新價值”來。
90后的馬向波,自大學畢業后就始終奮戰在煤礦一線技術崗位,工作10余年間,他先后有20余項創新成果獲得認定推廣,其中2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得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5項獲得彬長公司崗位創新成果獎。

“干”出來的技術大拿
“煤礦是靠實干的,不光要有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實踐經驗。”初到崗位,馬向波就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在實踐中學習摸索,不斷為自己“充電”。為了把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更有效地結合,他在工作中積極主動發現問題,把現場的難點、參數都條理清晰地記錄下來,并與理論知識結合對照學習,不明白的地方就向老同事請教,晚上也總要抽出時間來看書鉆研。
在那段青春奮斗的歲月里,馬向波一遍遍熟悉工作流程,一項項研究技術原理,憑著對技術的熱愛與執著,他迅速從同期年輕人中脫穎而出,不久便成了崗位上的“多面手”。幾年間,他先后從事綜掘、生產、“一通三防”等多個專業技術崗位,積極參與礦井工作計劃、技術方案、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及相關技術圖紙的繪制工作,累計編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400余份,設計各類加工圖紙200多份,為礦井通風、瓦斯防治、防滅火、綜合防塵等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
“鉆”出來的創新達人
行至千里,集于跬步。日常工作中,馬向波將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作為目標追求,主動學習前沿技術,經常與同事進行探討交流,努力尋找最優方案。在深化理論學習的同時,他結合生產實踐,不斷刻苦鉆研,多次用自己的“小創新”“小發明”為礦井瓦斯抽采工作解決了大難題、創造了大效益。
由他設計的“一種新型瓦斯抽采鉆孔封孔裝置”,使瓦斯抽采鉆孔濃度大幅提升,杜絕了因采掘擾動造成的煤壁漏氣現象;“瓦斯抽采管路脫酸裝置的設計與應用”,有效過濾抽采管路中少量賦存的硫化氫氣體,降低了管路腐蝕速度,平均每年可為礦井節省6萬元;“瓦斯抽采鉆孔連孔工藝改進”技術,在不影響瓦斯抽采鉆孔連孔密封性的前提下,使得每個鉆孔減少兩個連接件,一個工作面就可節省材料費45萬元……沒有白費的努力,沒有白流的汗水,馬向波帶著對創新工作的熱愛和執著“一創到底”,先后多次獲得彬長礦業公司和孟村礦“創新標兵”“突出貢獻個人”“先進工作者”“五小創新能手”等榮譽稱號。
“盯”出來的一線尖兵
“他執行力強,有責任心,能夠盯住現場解決實際難題,無論把什么工作交給他,都能夠放心。”談起馬向波,抽采隊隊長韓偉掩不住的贊許與自豪。
2021年是孟村礦實現聯合試運轉的決勝之年,災害治理任務緊迫,瓦斯防治更是重中之重。為此,馬向波主動請纓,積極承擔區隊各項急、難任務,帶領職工盯在現場、干在現場。有人曾問他:“你一個技術人員,干啥這么拼?”他也只是笑笑回答:“技術也要服務于現場嘛。”經過全隊上下的共同努力,2021年該隊共施工瓦斯抽采鉆孔進尺27萬米,敷設抽采管路1.1萬米,做到了采掘活動區域抽采系統全覆蓋,實現了瓦斯“零超限”目標,有力保障了孟村礦401102工作面安全生產。
今年年初,針對井下履帶式全液壓坑道鉆機上支撐油缸加長桿安裝和拆卸難的問題,馬向波深入作業現場采集數據、反復論證,利用廢舊鉆桿創新改造Φ89鉆機上支撐油缸鉆桿組,并成功應用于403109運輸巷的8臺履帶式鉆機上,不僅提高了每班鉆孔工作效率,還實現了廢舊物資再利用。
面對新挑戰、新任務,馬向波目光堅毅、步伐穩健。他說:“奮斗不停,創新不止,我們要爭做勞模精神的踐行者、創新創造的推動者!”(耿晨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