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白礦業公司提出2013年節能降耗的總體目標:所屬7戶“十二五”重點用能企業2013年節能量為3100噸標煤,萬元產值綜合能耗較2012年環比下降2.1%;煤炭資源回收率達到75%—80%。
根據這個目標,該公司所屬7戶重點用能企業陸續健全節能工作責任制,建立完善節能管理、統計、監督和考核體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用好國家有關節能優惠政策。把好設備的高效節能關,采用國家節能標志設備,淘汰高耗能設備,逐步使用電機變頻、無功補償等先進技術。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循環經濟。
建立健節能降耗管理體系,完善“三個設立”。即各單位設立職能管理機構,精心安排節能工作;設立能源管理崗位,有專人管理;設立能源利用狀況分析制度、能源計量制度、能源統計制度、重點耗能設備管理等,對主要高耗能設備要進行定額管理,以管理節能、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為措施和途徑,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切實取得成效。把節能培訓工作納入節能管理工作的范疇,召開節能專項培訓和講座,重點宣講最新的節能政策法規、先進節能技術和示范工程、節能管理經驗。
分解指標,加強考核,完善“三個責任體系”。即完善各單位編制2013年節能降耗規劃體系,制定實施細則,分解量化節能指標,落實到區隊車間班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同時開展職工節能技術創新、創一優革一新,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提高廣大職工節能降耗的本領;完善節能考核監督體系,制定節能考核辦法,將節能目標的完成情況納入各級管理人員的考核范疇,與個人績效工資掛鉤,嚴格考核,節獎超罰;完善重點項目實施進度統計體系,每季度上報公司,便于掌握整體節能情況。
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做到“三結合”。公司所屬用能企業把節能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做為促進節能目標實現的一項重要措施,抓住生產環節中的節能降耗管理,做到堅持優化設計與強化管理相結合,應用先進技術與淘汰落后工藝相結合,清潔生產與資源綜合利用相結合。以節能工程實施為著力點和突破口,淘汰落后工藝及設備,努力實施節能技術改造。
今年該公司把技術改造作為節能降耗的一項重要措施,組織重點項目的實施。具體到各用能單位:矸石電廠積極實施節能降耗重點項目,改善燃煤方式,提高熱效率,杜絕發供電生產過程中物料和水電風氣系統的跑冒滴漏,進行供電系統優化改造,做到經濟運行。各原煤生產礦井繼續把采煤系統和采煤工藝的優化做為重點,調整生產布局,以主體生產工序技術改造為重點,淘汰技術落后、高能耗、高污染生產工藝及設備,提高資源回收率和設備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時合理安排煤礦開拓、采掘、運輸、通風、排水、提升、供電、供水和通訊等系統布局和生產過程中各系統運行的銜接,減少各系統生產工序間的相互干擾和影響,減人減面,實現集中生產,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采取措施進一步減少運輸系統轉載、折返和機電設備、人員占用數量。對有條件的井下壓風硐室、絞車房、綜采綜掘面等主要耗電場所,以及單機功率200千瓦及以上的設備,老區各礦采用6千伏等級供電電壓,新區及新建礦井采用10KV等級供電電壓,減少降壓次數;負荷變化大的機電設備,采用變頻等調速技術。條件具備時,要采用動態無功補償和就地無功補償,礦井平均功率因數不得低于0.9;合理增加提升機的提升負載,避免輕載運行,減少提升機工作時間;統籌調度用電負荷,努力做到“避峰填谷”,經濟運行;礦區月平均負荷率不低于75%,礦井變電所不低于70%,50千瓦以上的井上下設備原則上裝設電能表,分別計量考核。
今年該公司重點推行節能設施設備。井下巷道照明采用高效光源,用LED燈替代白熾燈;供電系統和用電設備功率因數小于0.9的進行無功補償,應用高效電機,采用變頻調速技術,提高用電效率,采用動態無功補償技術,提高系統功率因數。
各耗能單位以國家及省政府頒發的能耗限額標準為依據,分析對比本企業單位產品能耗差距,同時與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進行對標,對未達標及落后的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及措施。并建立節能有關制度及原始記錄、臺賬、報表等,每半年總結通報一次節能效果。將超額完成和完成節能指標分為一二三級,未完成節能指標為節能管理不合格單位,處罰2萬元。對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實行行政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對綜合得分前3名單位給予獎勵。對節能效果突出的技改工程,視其節能效益情況,對該項目參與人員給予一次性獎勵。 (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