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生態文明的時代背景下,檸條塔人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正以實際行動為共建清潔美麗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綠,從這開始
檸條塔礦業公司生態修復區地處毛烏素沙漠東南邊緣,地勢北高南低,地貌類型多樣。該公司成立之初便本著“開發與治理并重”的原則,明確提出了立體生態示范礦井建設目標。近年來,公司貫徹礦區治理要求,加大生態恢復力度,創新實施“11537”生態環保管理模式,走出了屬于檸條塔人自己的礦山復綠新路子。

綠,悄然萌發
從2018年開始,與中國礦業大學彭蘇萍院士團隊合作,開展重大科研項目,對北翼采煤沉陷區進行生態重建,規劃面積2156畝,形成“一心一帶五片區”的空間布局,通過梯田綠化、土地改良、景觀打造等具體措施,建成北翼采煤沉陷區立體生態示范基地,形成了果蔬糧種植區、經濟林區和邊坡防護林的立體生態體系,北翼采煤沉陷區生態治理“菜籃子”端上了職工飯桌,實現了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社會效益“三贏”的空間格局。

綠,快意生長
2022年伊始,南翼采煤沉陷區按照“科學規劃、分期實施、規范施工、強化監管”的整體推進思路,分步實施萬畝生態示范園建設項目,以建設“生命共同體循環系統+生態產業示范區”為總體目標,以“核心區游覽”“標準化養殖”“生境多樣”“智能化設施”為分步目標,預計到2025年后造林保存率達到85%以上,基本恢復原有植被蓋度,生態功能基本恢復,最終完成“林草生態修復”。目前,南翼萬畝生態產業示范園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建成后,植物“固碳”的目標將基本實現。
綠,蓬勃盎然
到2023年,公司全面實施了廠區綠化提質工程,對礦區道路沿線綠化景觀進行了改造;將水土保持工程與園林造景相結合,林木散點種植,幽靜小路、亭臺長廊次第融入景中;建成了落煤塔、升級改造汽車遠程智能裝車系統、各種新能源逐步替代傳統燃煤鍋爐等等,“減碳”效果逐漸顯現,大幅實現了提質增效,為建設環境友好、生態優美、產品清潔的綠色低碳標桿企業擦亮底色。

看,最美礦山
多年來,檸條塔礦業公司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先后獲得“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礦山”“國家級綠色礦山”“中國最美十大礦山”等多項榮譽。檸條塔人將接續造福一方的使命,積淀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驗,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任治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