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主題教育全面推動礦山綠色和諧發展理念入腦入心,銅川礦業公司多舉措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提高礦區生態環境質量,堅持“調整、規范、調整、提升”的工作要求,完善制度,逐步建立了生態環境動態監管機制,進一步打造綠色環保令人心曠神怡的生存環境。
建章立制打綠色牌
銅川礦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新發展理念,夯實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守生態環境底線,堅持“生態優先、源頭防治、過程管控、總量控制”的管理方針,統籌推進“水、氣、聲、渣”協同治理,緊密圍繞“環境質量提升”的工作目標,持續提高“污染防治、節能減排、生態修復”工作水平,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綠色”保障。

認真學習領悟,學習陜西煤業“11353”環境保護工作思路,即:圍繞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條主線,突出防范化解生態環境保護風險一個重點,緊抓污染防治、生態治理、節能減排三個核心,夯實基礎管理、污染精準治理、資源高效利用、清潔低碳轉型、風險管控到位五個環節,打造綠色礦山、生態修復產業、“無廢礦山”三個示范,穩步推進礦井降碳減污、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一流煤炭企業。認真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認真落實環評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管理要求,有關環保項目竣工及時組織環保設施驗收,推進環評備案工作深入推進。
加大企業環保自查力度,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各單位開展有針對性的環保排查,完善“日常巡查+月度排查”相結合的工作模式,按照集團公司“提問→查閱→研判→印證→梳理→追溯”的檢查流程,規范工作機制。對檢查問題形成“兩清單、一方案”(即:問題清單、整改進度清單、整改措施方案),堅決落實問題整改。對問題要進行歸類分析,從根源上查找原因,避免同類問題反復出現,并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評估機制和協同防控機制”,科學、有效的防范化解生態環境保護風險。
加強風險管控和應急演練。礦業公司及時編制、修訂、備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常態化應急物資儲備。涉及危險廢物的單位開展專項應急處置演練;生產礦井除“危廢應急處置演練”外,每年開展1次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規范演練流程,做好了反饋和總結,用演練來檢驗促進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提升環境治理水平
銅川礦業基層各單位下力氣完善《環保設施檔案》,實行“動態化”管理。明確各設施設備的使用、運行和管理部門(科室、車間),并根據責任劃分,完善、補充環保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環保設施“停運報告”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加強日常巡檢,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加強了操作人員崗位技能培訓,確保治理工藝運行正常,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加強污廢水治理,提高綜合利用。涉銅川水源單位如陳家山礦、下石節礦認真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源頭上節約水資源,“分質分類”科學提高中水回用率,減少污、廢水排放,嚴格按照排污許可手續所載明的排放口進行排水。使用水沉淀池和應急池,定期進行檢查和清淤,確保水池有效體積,充分發揮沉淀和應急作用。
建立動態機制,提升生產礦井水處理站運行管理水平,加強對井下排水的動態監測和研判,每日根據水質和水量變化情況,及時、規范調整處理站運行參數,及時進行煤泥脫水壓濾,確保礦井水達標排放。規范排水口設置,對入河排污口進行排查,將排水口設置、治理工藝、運行管理情況形成排查報告呈送公司環保辦備案。生產礦井落實排矸場“三防”措施,加強了日常巡查,對停用區域采取“覆土、綠化、截排水、擋護”等措施推進治理。東區管理中心的矸石山做好了綠化和日常管護工作,及時對“冒煙和覆土開裂”點進行處理,鞏固治理成效。各單位建立健全了“環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隱患排查”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及時有效地消除隱患、化解風險,確保“人員安全、運行安全、環境安全”。
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東區管理中心規范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管理,實現基金創新使用,全面提高礦山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治理恢復水平,確保基金“用好、用活、用足”。生產礦井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備案工作,認真落實方案中年度工作任務,合理利用土地復墾基金,扎實開展推進礦區生態環境治理。
文明與山水同在,和諧與風景共存。柴家溝井開展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環保志愿服務活動。倡導廣大干部職工要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環保活動,做好綠色環保思想的“傳播者”、美麗礦區的“維護者”,始終堅守保護環境初心,以“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為己任,共同打造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的綠色礦山發展新格局。志愿者們激情滿滿、干勁十足,個個身著紅色馬甲,端著水盆、提著水桶,沿著道路逐個清洗擦拭防護欄,為清洗得更加徹底,安排灑水車進行配合,借助水壓沖洗欄桿上的煤灰,水流碰撞欄桿,水花四濺,在陽光的照射下顯現出了七色的彩虹,看到此景一抹抹“志愿紅”干活更起勁,讓礦區煥然一新。
為弘揚生態文明,提高職工環保意識,陳家山礦動員全體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綠色礦山建設,努力讓礦區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該礦在燈光球場開展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主題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活動現場為職工發放環保宣傳資料,為大家講解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意義。同時,利用LED屏幕滾動播放環境保護宣傳標語,進一步提高全礦職工的環保意識,積極號召全礦職工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讓綠色礦山的思想深入人心。該礦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增強環保意識,切實做到以案示警、以案釋法、以案促改,提高依法治污責任,持續推動礦區生態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在全礦上下營造了人人關心環境保護、人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銅川礦業堅持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并重,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大力開展植被綠化行動,加強礦區道路改造和重點區域綠化、硬化,提升礦井水處理能力和復用率,開展固體廢物堆存場所專項治理,開展矸石山治理修復等工作,大力推進“綠、亮、清、美”工程,著力打造了“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生態礦區。(楊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