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千平方米的太陽能異聚采暖系統,每天給職工浴室提供180噸的熱水;
依托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預警系統,更好地為礦山地質地貌修復、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生產區綜合樓南側沉陷治理工程順利完成,常態化植樹護綠有序推進……
多年來,地處橋山腹地的建新煤化,聚焦“雙碳”目標,執“綠”為筆,全力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礦山樣板,繪出礦區新畫卷。

轉變:綠色低碳意識加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幾個大字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這也是該公司多年來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具體體現。
“既要做好‘烏金’開采,也要保證綠水青山……”該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景玉杰多次強調。
守護綠色,意識先行。連日來,該公司積極組織干部職工集中學習國家環保政策措施及煤礦企業在環保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新進展、新經驗;充分利用廣播、微信公眾號、電子大屏、宣傳櫥窗等載體,播報、播放節能減排、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等內容,解讀“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性;下發《辦公室“6S”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按照“整理、清潔、準時、標準化、安全、素養”等要求,進一步打造出清潔、規范、簡約辦公區域,不斷增強全員生態環保科普、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意識。
此外,該公司質環辦黨支部還開展“綠色環保、從我做起”主題黨日活動,到礦井、工業區、生活區等污水處理站,宣講礦山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污水處理具體舉措,凝聚大家守護礦山綠色的共識。

融合:讓科技為環保賦能
為更好地節能環保,2022年,該公司對職工浴室供熱系統進行改造,采用由聚熱板、循環主機、水箱、控制系統以及管路系統等組成的太陽能異聚采暖系統,實現多能互補、節能降耗。
同時,該公司完成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預警系統,安裝各類監測設備52套,實時監測地質災害、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含水層破壞、水土環境質量變化、土地資源損毀等,動態掌握礦山地質環境發展趨勢及動態變化規律。
目前,該公司構建了“1+4”總調+分控中心的模式,實現調度匯總、分控監測,現場提取的三級管控目標;建成4209、4304兩個智能綜采工作面,開采效率提升45%;投運8套智能巡檢機器人,減少崗位人員15名;安排專人定期運用專業設備到現場抽查、取樣、檢測、分析,推進雨水收集池污泥污水處理、封閉式智能沖洗裝置、矸石煤泥棚等工程,不斷夯實“科技為環保賦能”基礎。

幸福:共建“藍天碧水凈土”
“礦區常態化治理煤塵,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同比下浮,大宗固體廢物及煤矸石排放量減少,綠化面積逐年增加……”該公司打造“藍天碧水凈土”的效果日益顯著。
據了解,為更好地治理礦區煤塵,該公司細化煤塵管理制度,灑水車、吸塵車在排矸廠、煤倉周邊、第三煤廠等全面灑水除塵;安排專人檢查煤塵遺留的死角并及時清理;加強拉煤車輛進礦管控,確保全員上下攻堅“煤塵”的決心。
與此同時,2018年,該公司污水處理站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遠距離、實時監測,確保數據傳送及時準確;2022年,又對礦井污水處理站提標改造,對工業區、生活區污水處理站監測設備升級改造,實現標液自動核查、廢液分離、數據標記等功能,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廢液處理成本,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同步完成生產綜合樓南側沉陷治理工程;推進三官廟排矸場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大麻子溝排矸場綜合治理(二期)工程、生活區污水處理站提標改造工程等,守護好礦山“碧水”“凈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追青逐綠而行的道路上,建新煤化公司全員攜手同心,奮力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