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間的鏡頭拉回到2014年,韓城礦業下峪口礦新投產運行一座年入洗能力300萬噸的重介選煤廠,其主打的“龍門”牌瘦精煤是稀缺煤種。當時,已服役39年、被譽為“西北一枝花”的老選煤廠,因此重獲新生。她顏值與氣質兼修,以日新月異的變化,成為一代代選煤人安身立命之所。
今天的選煤廠,認真踐行綠色發展初心,將“兩山”理念、“雙碳”目標,貫穿安全生產全過程,以洗選工藝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廠區環境生態化、礦區秩序和諧化為目標,全廠由內而外散發的向陽而生,逐光而行的力量。

滾滾烏金乘風蛻變
該廠主要洗選的原煤來自礦區自采的2號煤,自帶“綠色”基因,屬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和高灰熔點煤,是優質冶煉配焦煤和優質動力用煤。依托“預先脫泥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十TBS粗煤泥分選機+細煤泥浮選”的聯合生產工藝,分選出精煤、中煤、煤泥和矸石4個產品。通過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技術人員攻克技術難關,完善生產工藝,確保精煤灰分控制在10-10.5、水分11.5%, 尾礦發熱量降至1500大卡以下,達到煤炭資源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該廠制定《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等多項制度,扎實推進環保工作,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通過洗煤水一級閉路循環、井下突水點封堵、礦井水處理站“零排工程”等,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實現了礦區廢水礦內凈化,達到黃河一級排放標準。針對煤場、矸場等主要粉塵污染點,采取道路沖刷洗車,安排自動清掃車、灑水車循環作業,在運輸皮帶轉載點推廣使用噴霧降塵裝置,杜絕車輪帶煤現象,保證煤場及道路清潔。廠房、車間已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雙層隔音玻璃、隔音墻等隔音裝置,主要振動設備、溜槽等也加裝了減震隔音設施,實現車間整體降噪。經過與新型建材公司合作,該廠的洗矸現已變廢為寶,被清潔利用為制磚原料。矸石山復墾成效凸顯,滿足環保要求。
該廠廠長陳康說:“選煤廠順勢而為,改造環境,改進工藝,讓滾滾烏金乘著綠色、環保、循環之風華麗蛻變,充分釋放光和熱。”
節能降耗不變的追求
該廠以生產效益為驅動,強化成本和質量意識,推行“5閉環”質量管理體系和“4321”崗位價值精細化管理體系等管理方法,從生產到銷售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管理,確保選煤廠高效運行。
嚴格執行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合理安排錯峰檢修,推廣落實230返煤皮帶粒度報警器等“五小”創新成果,有效杜絕大型機電事故影響,保證了正常生產時間。盡量做到“避峰填谷”用電,禁止設備空車運行,并設定每噸原煤電耗和介質消耗標準,嚴格考核、落實,今年前7個月,電費消耗每噸節支0.35元。加強生產過程中藥劑、介質的存放、轉運和添加等環節的管理,杜絕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損失,確保藥劑、介質的損耗控制在標準范圍之內。

通過獎勵機制,激發職工修舊利廢熱情,各車間修舊數量逐月增加,如將原0.75毫米篩板磨損到1毫米時,更換到符合工藝要求的脫泥篩上循環使用等,節約材料消耗,年可節約材料費用100余萬元。
一系列精細化管理措施擲地有聲,機電設備的平穩運行,崗位操作的科學規范,洗選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也得到不斷優化。如今洗選效率提高到96%以上,設備完好率提高到97%以上,各項成本管控到位,切實做到降本增效。
該廠黨總支書記陳海峰說,“加強人的管理和文化融入,才能真正讓廠區的發展與人人相關,思想上達到榮辱與共,高度契合。選煤廠正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飽滿的政治熱情,從學習黨史、礦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強踐行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下峪口礦選煤廠從一路榮光走來,正以百分百的決心備戰入選陜西省綠色礦山環保庫。這座充滿生機和希望,有著品位和夢想的現代化選煤廠,正身披色彩斑斕的蝶變之光,在綠色環保、現代智能、人文關懷的發展軌道上闊步前行。(衛寶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