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構建礦山綠色可持續發展新格局,推進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5月7日,陜西煤業邀請院校專家在陜西生態產業公司召開《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總體規劃》評審會。經評審,專家組認為《規劃》編制基礎工作扎實、內容較為完整,同意通過評審。

本次《規劃》的編制是陜西煤業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探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落實陜西省自然資源廳與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礦山生態修復產業合作框架協議啟動的重點工作。
《規劃》全面細化了《陜西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8-2025年)》任務,部署了陜西煤業所屬36個生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礦區生態修復及國土空間修復、開發式治理、基金創新使用目標任務和重大工程,明確了在規劃期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動態監測工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示范區、礦區生態修復示范區、開發式治理示范工程等重點工程的實施建設,提出了項目監督管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基金項目全過程綜合治理措施,為陜西煤業所屬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

根據專家組建議,陜西煤業將把握時間維度和節點,從礦山生態修復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出發,把握編制工作的著力點。同時聚焦企業煤矸石和礦井水綜合利用等發展難點,切實把土地復墾及開發式治理相關工程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規劃》,為礦山生態修復科學化治理探索出一條可以推廣復制的方法路徑。

據了解,陜西生態產業有限公司作為聚焦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治理恢復和生態修復等領域產業的創新主體,將嚴格按照省自然資源廳、陜煤集團相關工作部署,加強與陜煤所屬各礦業公司和各級自然資源部門的溝通銜接,確保《規劃》編制工作高質量完成。同時,不斷鼎力革新,以數字驅動全面賦能煤礦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助力陜西煤業建立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邢 涵、杜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