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礦業:迎來立體生態的春天
日前,“陜北煤礦區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及生態重建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簡稱“立體生態”)在陜北礦業公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共同努力下,項目相關的野外工作正式開工,標志著項目進入實質性工作階段。

4月15日與4月21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畢銀麗教授負責的課題五“采煤塌陷區生態環境重建技術研究”和胡振琪教授負責的課題二“采煤地面塌陷規律、預測模型及形成機理研究”野外工作分別開工。與此同時,兩位教授的研究團隊分別與韓家灣、檸條塔、張家峁、紅柳林礦井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詳細的技術交底工作。通過技術交底,使雙方研究人員進一步明確了野外工作的觀測重點、難點,使研究工作更接“地氣”,其它課題的野外工作也將隨后開展。



該項目由陜北礦業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兩家單位合作研究,是陜煤2019年重點科研項目。陜北礦業公司結合自身的工程實踐資源優勢,與實力雄厚的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彭蘇萍院士研究團隊合作,各取所長,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為陜煤今后的環境生態保護、提質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為礦區的發展、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及扶貧工作等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王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