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煤炭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價格持續下行等不利因素,彬長礦業孟村礦團員青年積極投身“降本增效”主戰場,以青春之我匯聚降本合力,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智青力”。

明形勢,宣講教育強意識。
“一個小小的托盤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的價值等同于大家每天都在使用的沐浴露……”為推動降本增效理念入腦入心,該礦團委組建青年宣講團深入區隊、車間、班組,從礦井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入手,用實物對比講清“經濟賬”,不斷增強職工“主人翁”意識。同時,青年們積極開展清倉查庫專項行動,詳細標注各類物資的名稱、規格、數量及存放位置,確保職工作業時能夠迅速準確地找到所需材料,杜絕因材料管理不善導致的生產延誤和浪費等情況發生,真正讓資源“活”起來。
在此基礎上,該礦團委充分利用LED大屏、廣播、宣傳欄等載體,大力宣傳節支降耗舉措和成效,積極營造“人人關心成本、人人控制成本、人人受益成本”的良好氛圍,讓“降本增效”從口號變為全員共識。

深挖潛,修舊利廢展身手。
“這些舊零件里可藏著‘寶’,只要用心修,就能省下大成本。”該礦機修車間團支部書記陳成帶領“修舊”團隊整理廢舊物資時,總能敏銳地發現那些具有修復價值的“潛力股”。
該車間所使用的壓管機由于長期高強度運轉,導致部分零件出現老化、性能衰減等問題,逐漸被閑置在角落。為使設備“重獲新生”,陳成帶領團隊迅速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從動力傳動、電氣和液壓等系統入手,對設備零部件進行逐一排查,精準鎖定損壞部位進行修復。面對設備配件采購周期長、成本高等難題,他們連續多日鉆研技術資料、反復調試工藝,對各類可修復部件進行精密打磨修復,用青春汗水擦亮“能干事、會干事”的青年名片。經調試,盤活后的壓管機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生產要求,經濟效益顯著。
練內功,創新破局增效益。
“以前皮帶機啟停、物料轉運全靠人工協調,現在每班能節省近1個小時作業時間!”提及作業流程優化帶來的變化,一線職工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為破解生產環節中的效率瓶頸,該礦皮帶隊青年技術員張迪瑤聚焦運輸作業關鍵節點和薄弱環節,根據采掘工作面出煤計劃超前調整皮帶運行時段,創新搭建“運輸需求提前預判”機制,并推行“機跟料走、人跟機動”協同模式,將設備故障處理時間從平均40分鐘縮短至25分鐘以內,日均作業效率提升15%。生產部青年科員王忠德結合作業現場實際,創新設計電動液壓閘板并成功應用于溜煤斗,一舉破解了串風揚塵、高空墜物、堵眼處理難“三大頑疾”,實現了煤流轉載安全高效運行。
從回收一個托盤,到參與設備修復,再到激發創新思維,孟村青年正以“點滴積累”匯聚成“降本洪流”,用實實在在的創效成果為礦井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孫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