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北礦業中能煤田公司自覺踐行國有企業黨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功能,以陜北礦業“一軸五驅”為引領,形成了公司“361254”紅旗黨建工程管理法,而依靠黨建“四入”工作法為引擎的工作基調,為“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混合所有制示范企業”,走出了一條企業高質量發展與黨建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的黨建特色之路。

“四入”工作法,厚植黨建發展底色
“這是我們打造的黨建文化墻,從職工進入車間學習室到崗位上進行操作,隨時隨地都會感受到支部的力量。”在包保領導檢查支部建設工作時,機修廠黨鑫,這個走馬上任還不到1個月的支部書記,信心滿滿的介紹著,車間的變化。
中能煤田公司面對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脖頸問題,撲下身子搞調研,形成了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的共識,而“四入”工作法的實施,確保了這一共識成為助推企業健康發展的潤滑劑。
四入工作法是指:中心工作切入唱主角、重點領域參入挑大梁、關鍵業務融入顯身手、焦點環節深入練內功。重點解決了黨建工作弱化、虛化、淡化和邊緣化的問題,持續鞏固黨的基礎管理工作,努力把公司各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生產經營的堅強戰斗堡壘。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中能煤田公司精心選優配強支部班子,配備專職政工員,并給與相應的待遇,黨務人員有激勵、有底氣、干勁十足。
劃小單元的組織架構,讓進入角色的支部書記,快速適應工作崗位要求,形成了黨建+四化,即:年度重點工作分解可視化、月度跟蹤清晰化、結果運用公開化、考核評比制度化,用工作實效檢驗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成效。
公司黨委搭建黨員示范崗、勞動競賽、提質增效、課題攻關等四大平臺,提升黨員在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標準化提升、崗位創效上,實現先進性具體化、崗位化和成績的可視化。

黨建服務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們一定要堅持以職工為中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必須圍繞職工的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來開展。”公司黨委主要負責人把職工利益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利益,擲地有聲。
今年上半年,中能煤田公司遇到了二次搬家倒面,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調度中心黨支部第一時間喊出了“有事找支部”,上至車輛合理運行、各部門工作協調,下至職工充飯卡,支部黨員干部服務在一線,各項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為搬家倒面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圍,受到了基層區隊的一致好評。
“你別說,坐在這干凈舒適的就餐室內吃著熱飯、喝著熱水,就是舒服。”在綜采工作面,忙碌了一個班的職工王恒恒,利用空閑時間在黨支部牽頭新改造的就餐室吃著熱飯,喝著24小時不間斷供給的熱水,心理暖融融。
“這個月,我們班在勞動組織上還存在著提升空間,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發揮的還是不很理想……”在探放水隊黨支部談心談話會上,一些黨員圍繞表率發揮上,進行反思和制定整改目標。
中能煤田公司黨委以“黨委組織搭臺、黨員上臺唱戲”,支部月度工作“數據”為準繩,黨員表率發揮“業績”說話的方式,不斷豐富黨建融入中心工作形式,在支部開展“三型”黨支部創建,全面開展黨員“三亮三比”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基層智慧和特色的品牌,成為公司黨建發展的響亮名片。

四分四提制,讓人才活力呈現“井噴”
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中能煤田公司不斷通過打通人才成長的通道,讓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變大、增強,人心思進、人心思變,成為企業不斷螺旋上升的階梯。
作為一家混合所有制投資管理公司,中能煤田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到任后,經過廣泛調研后,對組織架構進行了更合理的資源調配,實施了“四分制”,即:分級、分隊、分職、分責,實行單元化管控,著重解決基層隊伍臃腫的問題,實現了船小好調頭,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兒。
目前袁大灘煤礦日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5%,機電設備事故影響率下降65%。中能煤田公司對生產運營公司托管業務,精簡機構、定編定員,煤礦運營托管品牌得到重塑。
強化干部交流,持續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干部年輕化比例持續提高。四提制應運而生,提薪、提級、提位、提職,為那些扎實肯干、懂業務沒背景、善管理的人才提供了“野蠻成長”的機會。
公司黨委瞄準典型引路、黨員示范,帶動職工提素質、提業務,推動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培養黨員技術骨干的創新思維、服務思維,在公司重點工作推進中,黨員參與率100%,在課題攻關中,解決了采煤機推進、綜掘機掘進等諸多技術及工藝難題,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未來積蓄人才,中能煤田公司實施了“五個一批人才成長工程”,及時針對各類人才制定各種培養方案,激發職工爭做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積極性,實現事業發展與人才成長同步,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事業奠定堅實的人才保障。“源頭活水”已成為企業“春江水暖”人先知的真實寫照。(王惠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