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煤炭報 2024年7月23日4版
車子躍上山巔,藍格瑩瑩的天、青格堎堎的山,猝不及防地閃進筆者視野。這里正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韓城礦業公司桑樹坪礦矸石山綜合治理生態公園。
曾經,這座矸石山上土壤貧瘠、風沙肆虐、植被稀疏,揚塵污染嚴重,被當地人稱為“火焰山”。如今,漫步在矸石山綜合治理生態公園內新型環保磚鋪就的林蔭小道上,水鳥嬉戲,植被繁茂,宛如江南水鄉。
湖水引得候鳥來
早在2007年,渭南市國土資源局將“韓城礦務局桑樹坪礦矸石山地質環境恢復與綜合治理工程”、“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和“國家地質遺址保護項目”上報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取得中央財政補貼1200萬元。
此后的十多年,韓城礦業公司桑樹坪礦矸石山治理總投資2394萬元。大家一茬接著一茬干,推平、碾壓、覆土、綠化,移動矸石20萬立方米;注漿滅火治理面積110余畝,修筑排水溝1500余米長;在修建C25砼蓄水池這個“天池”后,又修建了“錦鯉池”、“天鵝湖”兩個湖體,總面積5500平方米左右,總蓄水量達8000余立方米。
隨著“天池”“天鵝湖”“錦鯉湖”的相繼落成,這里便成了大批越冬候鳥周轉歇息、養精蓄銳的驛站。去年候鳥遷徙的季節,天鵝、白鷺、灰鶴輪番飛來。
值得一提的是,山上所有水源均來自韓城礦業公司桑樹坪礦生活污水處理站。
“處理后的水,水質優良,不僅可以養魚,還能綠化灌溉。”桑樹坪礦環保專員劉玉蕊說,“我們購置了潛水泵,鋪設好管路,讓矸石山有了水資源保障。”
眼下,矸石山上的苜蓿園初具規模,飄來陣陣草香。油松、白松、雪松等耐風、抗旱、習性良好的松木科植物正在矸石山上全力生長。
山上有個“桃花源”
“我們結合實際,探索出‘生態+產業’新模式。”韓城礦業公司桑樹坪礦環保辦主任白成說,“目前咱們看到的是規劃占地60余畝的一期景觀園區,園區設計除了垂釣景觀區、天鵝湖景觀區,還有休閑露營景觀區、生態菜園以及家禽飼養區等,如同一個世外桃源。”
一期景觀園區內,普羅旺斯西紅柿、連白韭菜、彩色馬鈴薯等蔬菜長勢喜人,土雞在果樹下覓食,孔雀悠然自得地踱來踱去。
這些自產的雞蛋、新鮮的蔬菜,全部供應給職工食堂。
“蔬菜和水果都很新鮮,一口下去,仿佛回到了小時候。”桑樹坪礦綜掘一隊職工趙海龍說。
桑樹坪礦礦長郭守坤表示,在10余年的治理和生態恢復過程中,桑樹坪礦不遺余力、不打折扣,消除了煤矸石自燃、滑坡等災害隱患,造就了如今的綠水青山。
未來,桑樹坪礦將充分利用蓄水池和場地,選用滯塵力強、抗二氧化硫、抗高溫的植物,豐富植被層次,達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觀效果,打造有機循環的生態系統。(劉偉 高孟學 陳鳳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