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中旬,提前超額完成“澄煤入渝”“澄煤入贛”年度目標任務;累計完成虧損企業治理19戶,實現減虧31143.77萬元;完全成本較同期降低1.82元,降幅0.45%……這一組組亮眼的數字,正是澄合礦業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推動經濟穩增長的有力證明。
今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澄合礦業公司堅持把“四種經營理念”貫徹落實在生產經營全過程,緊盯“八個聚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狠抓“八條工作主線”和“十大提升”專項行動落地落實,全力以赴確保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落實降本增效 提高經濟效益

“過緊日子既是一種態度和責任,也是應對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更要成為我們長期堅守的行為準則。”今年,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兆軍多次到基層一線調研,要求干部職工扎實開展降本增效活動,用過“緊日子”的實際行動過上高質量發展的“好日子”。

該公司先后制定印發了《關于構建降本增效長效機制的通知》《降本增效考核辦法》《關于“四種經營理念”再落實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每月定期召開經營分析會,每季度進行經營工作檢查,不斷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嚴格控制材料消耗和非生產性投資,持續降低運營成本。1-11月份,“十項費用”支出同比減少10%,采購成本下降9.1%,修舊利廢節約資金706.63萬元。
狠抓科技創新 推動量質提升
為山陽煤礦公司引進動篩車間矸選系統,50mm以上塊煤量從18噸/天提升至100噸/天;董礦分公司主斜井膠帶首次應用芳綸膠帶新材料,運輸能力提升24%;西卓煤礦實施“單軌吊+機械化安裝”工藝,安裝效率提升30%……這些都是先進技術裝備科研成果在礦區轉化應用的具體實踐。

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對26項生產技術進行攻關,大力推進圍巖改性、切頂卸壓、沿空留巷等技術及設備應用,為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注入了“源”動力?!痘赥RIZ 理論——澄合礦區動壓巷道圍巖應力演化規律及協同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軟弱圍巖掘錨一體化快速掘進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澄合礦區軟弱破碎圍巖巷道“掘—采”全生命周期支護技術研究》等20項創新成果榮獲中煤協會、陜西省、陜煤集團科學技術獎項。
優化服務質量 拓展市場份額
只有學會換位思考,才能提升服務質量和工作效能。該公司對主業配套型企業下達對外創效經營考核指標,要求干部職工從思想、態度、工作、能力四方面轉起,增強服務意識,拓展外部市場,提升盈利能力。

所屬銷售分公司對非電煤銷售開展合同談判,按照配焦煤價格進行結算,確保煤炭收益最大化;救護大隊持續擴大全省礦山救護培訓規模,積極拓展儀表站精密檢測儀器修校范圍,累計完成對外創收900余萬元;多經公司在礦井巷道支護、“雙采”加固等方面開展個性化生產服務模式,成功研發新型柔性定制錨索、新型中空注漿礦用錨索并取得國家級實用型專利,支護質量不斷提升,每套節省成本約1.9元。截至11月末,主業配套型企業共完成對外創效5667.46萬元,自我“造血”能力進一步增強。
強化運營意識 實現產銷平衡
今年初,該公司就提出扎實開展煤炭產量、質量“雙提升”行動。緊盯煤炭產量,任務分解到天,成立工作專班,加強生產調度考核和勞動組織優化,每天通報完成情況,對連續3天未完成生產任務的單位進行包礦督導,確保原煤生產平穩有序。牢固樹立“抓煤質就是保市場保效益”的工作理念,堅持從源頭抓煤質、設計優煤質、掘進控煤質、回采保煤質,通過工作面超前預報分析,科學預判煤質,并提前采取針對性措施,促進煤質穩定、品質優良,提高價格收益。不定期進電廠、下煤場、看庫存,先后走訪調研省內外電廠用戶20余家,及時掌握客戶對煤炭的需求信息,靈活制定配煤發運方案,全力保障煤炭產、儲、運、銷動態平衡。截至目前,煤炭質量比去年同期提高25大卡,完成“澄煤入渝”449.4萬噸、“澄煤入贛”52.2萬噸,合同兌現率均超過100%。(薛雙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