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來,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機電隊秉持“安全為基、創新為翼”的理念,在三季度安全管理、生產經營、改革創新中取得顯著成效,為四季度決勝收官注入強勁動能。

安全為基,構筑立體防護網
“安全不是口號,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隊長張超在班前會上的話,成為全隊的安全座右銘。
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機電隊構建起“支部統攬、黨員帶頭、全員參與”的立體防護網。支部書記張鋁鎵帶頭制定專項應急預案,技術骨干成立攻關小組優化排水系統參數,使雨季三防期間設備故障率同比下降15%。針對副斜井長距離運輸風險點,創新實施“攔車防護雙保險”機制,確保設備保護可靠。組織開展機電操作、水害治理等“反三違大討論”,建立隱患自查自改臺賬,跟班隊干每班排查隱患不少于6條,實現隱患整改率100%。主通風機倒機運行及應急儲能裝置試驗圓滿完成,三季度以來,實現“零事故、零三違”目標。

生產增效,精準運維穩增長
“拆軸承要穩,裝密封圈要對齊,這樣才能延長設備壽命。
“停電時要掛好警示牌,接線母排要仔細檢查好絕緣性能!”
在生產經營戰場,該隊精準落實,完成高爆開關檢修30臺,累計檢修47處高壓連接裝置,2臺主通風機、5臺空壓機及3臺制氮機的月度檢修維護任務,設備故障率同比下降20%。隨著綜采工作面不斷回采,創造性實施“水倉動態調整法”,完成8次水倉設備回撤安裝,確保排水系統與生產需求精準匹配。

創新驅動,技術革新降本提質
“該設備大幅提升了巡回檢查效率,真是太省心了!”電工班張帥展示著手持式紅外成像儀,開心地分享道。
該隊通過應用該設備及主排水泵軸承測溫裝置等24項小改小革,設備損耗費用節約50萬余元。在智能化建設管理中,創新采用“三檔管理法”對各類技術檔案進行規范整理,確保資料齊全可查。技術創新交流會上,技術員董文鈺演示密閉墻智能排放水時說:“這張‘智慧網’能實現閉墻積水率100%可控,相當于給設備裝了‘預知眼’”(何浩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