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號煤礦曲志欣勞模創新工作室是以全國勞動模范、“感動中國十大杰出礦工”、“陜西省勞動競賽標兵”、陜煤集團“最美員工”曲志欣命名。該工作室是創客的聯盟、勞動模范二次創業的起點、高技能人才各顯神通的舞臺、青年才俊成長成才的搖籃、推動技術創新的“加速器”,企業提質增效的“聚寶盆”。成立一年來,工作室育人才出成果,科技創新成果195項,產生經濟效益865萬元。2018年9月工作室被省能源化學地質工會授予“高技能人才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
培養青年才俊的“夢工廠”
當前,煤炭市場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事業發展不僅需要“大師”,更迫切需要“能工巧匠”。該工作室以實踐培訓促人才成長、人才培養促企業發展,著力打造了一支管理創新、崗位創新、技術創新、操作創新的一線創新團隊。工作室健全了崗位培訓體系,根據隊伍結構和人員特點,為每位成員量身定制了培訓套餐,推出“實訓+實踐”,“課堂培訓”與“師帶徒”培訓互補,開展勞模“講經說法”、“微課堂”、“傳經送寶”活動,抓好科技人才培訓和技能人才培訓。在技能人才隊伍中,以技能競賽為載體,廣泛開展各級各類技術比賽活動,越來越多的優秀技能人才在職業技能競賽這個“星光大道”上綻放異彩。
工作室從2017年6月成立以來,共舉辦各類專題培訓30期,現場培訓20余次,開設微課堂76期,參與培訓的職工、技師、勞動模范共有835人次。在黃陵礦業公司第六屆技能大賽上,19人次獲獎,占煤炭專業優秀選手30.16%。工作室先后涌現出了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首批“大國工匠”、煤炭行業“青創先鋒·年度人物”符大利,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王軍明和薛新敏,陜煤集團第六屆“青年崗位技術明星焦穩鋒、陜煤工匠張志、青年技師錢國防為代表的一大批“創客”達人。
推動技術創新的“加速器”
“曲志欣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自身軟硬件優勢,大力推動礦井全員創新和科技攻關。工作室成員主動參與全員創新、發揮專業優勢和自身特長組織和帶領身邊的同志結合生產實際,從改進工器具、優化工藝流程、消除設備缺陷、加強安全防護、改善工作條件、降低職業危害等方面開展全員創新;主動融入“部室+區隊”創新聯動機制,參與組建“青年職工+技師”創新團隊,配合科技部門開展集智攻關、合作完成創新課題,使一線中高級技術工人和青年科技人才在創新實踐中得到鍛煉、在科技攻關中共同提高、在集智創新中超越自我。
工作室在全員創新活動中發揮了核心骨干作用,先后解決生產難題130個,完成創新成果195項,其中2項成果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三等獎,國家專利局授理專利項目14項,全礦各類人才發表論文105篇。
促進企業提質增效的“聚寶盆”
工作室不僅為勞模和技能人才提供技術交流的平臺,提升了礦井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破解了安全生產發展難題,而且在企業降本增效、技術創新、本質脫困攻艱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該工作室配合科技部門完成了國產裝備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研究與應用、掘進工作面圍巖控制支護技術與裝備、中厚煤層綜采工作面超前支護技術裝備研究與應用、礦井開采抑塵技術研究以及掘進工作面“長壓短抽”綜合除塵工藝應用等五個科技項目,并順利通過有關部門鑒定,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配合礦上完成了礦井水資源再利用工程技術、一號煤礦全級入洗煉焦型重介選煤廠降低介耗技術、瓦斯泵站污水循環系統工藝改進、智能化綜采工作面設備列車自移裝置研究等,累計為礦井節約生產成本865萬元。(黃陵礦業一號煤礦 倪小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