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彬長礦業大佛寺礦聚焦“多元災害協同治理”與“科技強安”雙輪驅動,通過構建智能防控體系、深化災害綜合治理、創新安全管理模式等舉措,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持續向縱深邁進。

立體防控體系筑牢安全根基。該礦建立健全并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各級人員“動、靜態”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一崗一清單”,加強考核獎懲。牢牢抓住區隊安全主體責任、部門業務保安責任、監督部門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強化區隊、班組安全自主管理,堅持“全員參與、人人有責、齊抓共管、互保聯保”的工作原則,充分發揮區隊的“戰斗堡壘”和“前沿陣地”作用。推行“四員兩長”精細化管理,通過現場監督檢查、突擊檢查、智能礦燈月度抽查、視頻巡查中心全流程巡查等落實“四員兩長”履職情況全方位監督。強化網格化安全巡查及督查力度,抓好環節節點、時間節點、崗位地點的安全責任落實,消除安全管理時空盲區和環節盲點。1-5月份,該礦重復性隱患發生率同比下降32.4%,職工不安全行為頻次減少19.8%。

科技賦能破解治災難題。該礦全面強化安全智能保障系統應用,做到風險警示信息“日清日結”,充分運用透明地質保障系統打造數字礦山井下“全息導航地圖”,形成了“大場景+多要素”“小場景+高精度”的多層級地質保障。強化頂板管理,規范掘進工作面標準作業流程及錨桿錨固力驗算,剛性執行工程質量考核驗收制度。采煤工作面堅持“兩巷超前維護、來壓預測預報、支架工況達標”的頂板管理原則;掘進工作面樹立“設計為基、質量為本、動態監測、一次到位”的頂板管理理念;系統大巷頂板堅持“區域劃分、自主管理、重點監測、自動預警、定期巡查、分級管控”的頂板管理要求,實現頂板系統化高效管理。強化生產技術保安,扎實開展“抓質量、提單進、保接續”工作,著力提升“超前臨時支護、支護參數優化、差異化支護、注漿改性”等關鍵技術,實現一次設計、一次施工、永不返修。

智能管控重塑安全生態。該礦建成行業領先的智能綜合管控平臺,集成十大應用系統、四大功能模塊,通過千眼視頻監控、智能礦燈等設備實現“AI識別+人工復核雙重監管。“千眼”視頻監控系統,整合AI圖像識別、5G傳輸等技術,覆蓋采煤、掘進、運輸等6大生產系統,實現70余處關鍵場景的實時監測。系統可自動識別人員違規行為、設備異常并觸發聲光報警,響應時間縮短至秒級。管理人員隨時通過移動端應用調取數據,實現遠程精準管控。AI巡檢機器人沿軌道掃描設備狀態,溫濕度、氣體濃度等數據實時回傳至調度中心,降低人工巡檢風險。
通過災害治理數字化、設備管理智慧化、人員行為標準化三大工程,彬長礦業大佛寺礦正向著“多元災害協同治理示范礦井”目標奮進。(田文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