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彬長礦業大佛寺礦:“四項硬核技術”為巷道重塑“筋骨”
							
                    				                        近日,彬長礦業大佛寺礦通過實施“頂板注漿加固、補強支護,底板施工地坪、水泥地樁”三項硬核技術,為井下巷道重塑“筋骨”,有效提升巷道穩定性與安全性。

頂板注漿加固、補強支護,精準“補鈣”強筋骨。針對頂板破碎、裂隙發育等隱患,該礦應用高壓注漿加固工藝,對臨空巷道、地質構造帶等區域,采用注漿加固改性;對鉆場及水倉大斷面區域、錨索損壞區域及煤柱側超前20m范圍實施錨索加強支護、噴漿封閉等主動支護措施,達到“高強度、高可靠性”支護效果,實現“一次設計、一次支護、永不返修”目標。
底板施工地坪、水泥樁,筑牢“底盤”穩根基。針對巷道底板易下沉、滲水等問題,該礦對目前回采的40203工作面回順前溜機尾向外底板施工地樁孔,規格φ160×1000mm,間距600×600mm,通過鉆孔注漿填充地層空隙,配合高強度混凝土澆筑,形成一體化穩固水泥樁基。為巷道底板打造“鋼骨鐵架”,有效解決了深部開采中巷道底鼓、圍巖變形等難題,為礦井安全高效開采注入新動能。與此同時,煤墻側超前工作面20m,動態施工地坪,防止支架陷底。通過水泥樁的“錨固+支撐”雙重作用,巷道底鼓量得到有效控制,兩幫收斂變形減少,有效解決了傳統支護易失效的痛點。
通過四項硬核技術的系統性應用,不僅實現了巷道支護從“被動維護”到“主動防御”的技術升級,形成“上固下穩”的立體支護體系,有效解決了深部開采中頂板破碎、底鼓變形等復合型災害難題。這種多維度技術融合,為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巷道穩定性控制開辟了新路徑。(田文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