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彬長礦業胡家河礦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科技創新保安全、改革轉型促發展”戰略,以“激發全員科技創新能力、轉化科技治災成果效能、落實科技創新主體責任”為核心,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創新體系建設、創新技術提升及科技人才培養等方式,為礦井科技發展注入新動力、催生新動能。
健全知識產權保護 強化科技人才管理
知識產權既是創新成果的保護網,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該礦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和科技人才隊伍發展管理機制,規范評價考核辦法,細化獎勵標準,積極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按期簽訂委托合同、繳納費用,將職工提出的“金點子”“好創意”及時申請上報,并圍繞高價值專利培育、階梯培養、專利轉化及職工知識產權維權指導等內容,扎實開展知識產權“全周期”服務提升行動,全面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效能,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同時,從職工專利、論文、著作等方面,細分12項獎勵標準,加大獎勵力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保護科技成果和培養科技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符合礦井發展需求的科技人才品牌、榮譽、成果和獎勵評價體系。

“2024年共收集學術論文36篇,其中核心2篇。申報實用新型專利9項,發明專利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明專利2項。”該礦科技辦公室負責人梅洋洋介紹道。
注重治災成果轉化 強化全員創新管理

為提升全員自主研發能力,該礦以“修舊利廢、降本增效”為主題,以治災成果轉化為核心,從全員創新項目認證條件、申報及評審程序、成果獎罰標準、原創項目保障、項目推廣辦法五個方面進行細化完善,每月定期召開全員創新評審會,通過“月申報、月評審、月獎勵+量化考核”的方式,鼓勵廣大職工從自身崗位、安全、工藝、流程等方面自主創新、大膽創造,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團隊及領軍人才規模,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智力和技術支撐。依托“智能掘進、智創效益、智慧創新”三大競技平臺,積極開展“五小”創新、“三小一練”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征集“全員”創新成果153項,推廣應用39項,發放獎勵36.5萬余元,多項技術創新項目榮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成果獎、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優勝獎……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的取得,充分彰顯了廣大職工智慧和力量。
加大科研資金投入 強化科研項目管理
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主導作用,該礦按照“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推進成果轉化、優化分配機制”工作思路,從科技創新、科研項目、科技資金、自主創新四個方面進行強化管理,全面推進管理機構、資金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機制,形成體制先進、機制靈活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堅持長期與中國礦大、西安科技、中煤科工集團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引進行業前沿技術,研發適應礦井地質條件的新技術,讓礦井生產更安全高效。近年來,該礦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礦典型動力災害監測預警技術集成、示范礦井”及2023年咸陽市“百強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下一步,該礦將繼續按照“科技產業化”與“產業科技化”并舉要求,以科技創新催生新質生產力不竭動力,加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努力攻克制約和影響安全生產的關鍵、重大核心技術,為彬長集團打造復雜地質條件下世界一流煤炭企業貢獻胡礦力量。(田磊 張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