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項實施12項重大科研項目;征集評審職工“微創新”項目超千項,創效金額近億元;獲得授權專利70余件,獲得軟件著作權12項;開展“卡脖子”技術集智攻關,完成項目摘標32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貫標管理體系、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榆林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認證……
細數神南產業發展公司兩年來的創新碩果,得益于該公司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平臺、搭舞臺、擺擂臺,走出了一條創新引領發展、創新賦能未來的“產業路子”。
聚焦強鏈,鍛造“撒手锏”技術
“創新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靈魂,是推動企業引領發展的‘關鍵一招’,甚至是‘最大絕招’。”在剛圓滿落幕的第九屆“眾創節”暨第五屆科技工作會上,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喬少波講道。
近年來,神南產業發展公司堅持服務產業轉型、提高效率效益、滿足市場需求“三個導向”,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讓科技攻關奔著最緊要的問題去。先后攻克世界首套10m超大采高綜采工作面安裝技術,填補行業空白;研制了世界首臺分體式采煤機搬運車,打破傳統運輸工藝;數智化班組管理系統的研發與應用,改變傳統的班組管理方式;搬家倒面數字化孿生平臺的開發,實現了搬家倒面“業務監測與數據分析”智能監管一體化。

勤耕創新,“神南服務”在關鍵工藝、關鍵技術突破中實現了價值倍增,區域核心地位更穩固,先發競爭優勢愈發凸顯。下一步,神南產業發展公司將堅持“項目來源于一線、平臺搭建在一線、成果轉化在一線”原則,努力把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變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整合資源,打造“多樣化”平臺
神南產業發展公司深度整合與優化內外部平臺資源,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合作創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該公司以“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崗位創新”為主線,依托1個創客總站、12個創客分站和9個技能大師工作室,鏈接構建起“1129+”的全員創客組織架構,并通過實施“三步聯動”機制,即“點兵布陣”,公司提出項目,組建專班,開展關鍵技術動態攻關;“揭榜掛帥”,各生產中心、大師工作室、創新工作室、攻關小組揭榜領題,“唱主角”“挑大梁”;“賽馬爭先”,基層員工結合工作實際,自定范圍,自發革新,以小指標創優,逐級確保大指標實現,真正凝聚全員創新合力。
同時,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集群”,包括推動各生產中心共同設計創新議題、互聯互通創新要素、聯合組織技術攻關,搭建再制造、企校聯合等多種創新載體,形成多層聯動、協同發展的創新網絡。先后進行了《液壓支架綜合運行效能提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曹家灘煤礦10米超大采高綜采工作面安裝技術研究》及《智能化非接觸式油缸檢測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等重大課題研究,在創新協同中,探索發展新模式,儲備發展新技術,總結發展新經驗。
雙驅激勵,催化“多元化”創意
神南產業發展公司強化科技創新人才打造,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優活力,讓職工心往“創新”上想,智往“創新”上謀,勁往“創新”上使。

在剛結束的該公司第九屆“眾創節”上,《三角區支護機器人的研發》項目斬獲技術創新類一等獎,收獲3萬元獎勵。兩年來,該公司通過“微創新”項目月審季評、眾創節年度優秀項目評選、科技工作會表彰、摘標攻關兌現等方式,累計兌現各類創新獎勵超200萬元,1600余名基層職工獲得受益。與此同時,將創新激勵與基層員工年度評先評優、職稱評定、技能認定、崗位晉升、薪資晉級等形成掛鉤,最大程度的激發職工的智慧潛能和創造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九屆“眾創節”又有10項個人命名項目被搬上了展臺,包括張磊語音模塊多回路充電檢測裝置、泰海冬電纜槽托架矯正裝置等,基層員工在收獲“真金白銀”的基礎上,成就感、獲得感、榮譽感愈發強烈,真正實現了“名利雙收”。截至目前,該公司累計評出個人命名項目多達70余項。
“下一步,我們將注重效果導向,建強機制,讓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受益,取得回報。讓科技人才根系更加發達,能夠一茬接著一茬成長。”喬少波說道。(李惠 劉健 張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