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以來,小保當礦業公司一號煤礦錨定提質增效靶心,以“五小”創新為突破口,通過設備改造升級,實現質效“大提升”,為公司安全生產蓄勢添力。
管網系統添裝備

自從裝備便攜式測壓儀后,咱們的管路再出現故障時,就可以及時快速的維修處理,既快捷又方便,大大提高了管網系統的穩定性……提起這項裝備,該礦排水工吳鵬贊不絕口。
在井下,需要大量的管路來保障生產,尤其是進水、排水以及壓風。面對井下檢修時間長、排查任務重等實際情況,常常會發生“顧頭不顧尾”的情況,導致管路出現問題時得不到及時迅速的處理。所以,如何保障管網穩定成為該礦的一塊“心頭病”。
該礦經過反復研究,不斷調試后,將接口為M14X1.5的壓力表與快插KJ19變KJ13接頭進行組裝,設計出了新式測壓儀,其配件構成決定了它可以完美適配目前井下常用的KJ13、19等型號的管路接頭,而且便于攜帶,上方的卸壓閥門和快插接頭的設計保證了其安裝與拆卸的快捷性,同時對其提供保護,不易損壞,使該新型測壓儀擁有快速安裝、自由調試、高適配度、組件常規等多種優點。
該測壓儀的成功上線,完美解決了管路故障排查難的問題,檢修時間由最初的兩小時減少為現在的二十分鐘,最大限度的提升檢修效率,有力保障了礦井管網安全。
電氣設備加護盾

“機電系統就像是礦井的肌肉系統,為整個礦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句話生動形象地道出了機電設備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為保障井下設備的正常運轉,每天需要對電氣設備進行漏電試驗。但井下設備繁多,位置比較分散,導致電工在總饋開關漏電試驗后不能及時對所連接的分饋開關送電,極易導致順槽積水、照明長時間不亮、部分監控掉線等問題。
面對此類問題,該礦技術員云層飛帶領電工班骨干成員經過數次實驗,設計出了一款電氣設備定時自動漏復電裝置。
該裝置內置有計時功能的單片機,配合繼電器觸發按鈕的閉合,使其可以完整地進行一個漏電試驗及復電的流程。單片機中不僅添加有一個無故障斷電自動合閘的功能,保證其在總饋開關漏試送電后可以第一時間送電,還設計安裝了一個可充電的內置電源,在設備斷電的情況下可以保證裝置在8小時內不斷電,保證其不會因意外停電而導致計時重新開始,為周期性漏電試驗提供可靠保障。
據統計,自電氣設備定時自動漏復電裝置投用以來,每天可使漏電試驗人員少走5000米左右,切實降低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了工作效能。
下一步,小保當礦業公司一號煤礦將持續立足生產實際,解決生產工作中的技術難題,以創新升級和設備改造保障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奚文哲)


